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九八
影之神,物之春。
莺喉颊之滑滑,柳眉目之津津。
蜂股华须粉,蜡脾蜜酿醇。
等闲谛了游戏事,端的还如幻化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光影之神,万物的春天。
黄莺的喉咙如同少女的脸颊般光滑,柳树的眉眼犹如清泉般闪亮。
蜜蜂在花朵上采蜜,花粉和蜂蜜融合在一起,形成甜美香醇的滋味。
人们容易沉迷于这些虚幻的事物,其实它们就像幻化的人一样短暂无常。
去完善
释义
【影之神,物之春】:春天的景象和万物充满生机,影射神妙之处。
【莺喉颊之滑滑,柳眉目之津津】:描述人物形象,以莺喉脸颊比喻女中豪杰,以柳叶细眉暗示美丽风情。
【蜂股华须粉,蜡脾蜜酿醇】:赞美这位女性的肌肤细腻如蜂蜜,品质纯美如醇酒。
【等闲谛了游戏事,端的还如幻化人】:指能轻松看破世事纷扰的人,真正体现了一个超越世俗、变化无常的智慧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正觉所作。诗中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禅人的形象和气质。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将禅人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首先,“影之神,物之春”这两句诗寓意着禅人在尘世中的神异景象,仿佛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人用“影之神”来形容禅人的神秘莫测,如同光影般变化无常;用“物之春”来比喻禅人的形象犹如春天万物生长,充满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莺喉颊之滑滑,柳眉目之津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禅人的形象特征。诗人以“莺喉颊之滑滑”来形容禅人口才出众、歌声优美,如黄莺啼鸣般动听;以“柳眉目之津津”来形容禅人的眉清目秀、目光炯炯有神,犹如春柳般清新宜人。
然后,“蜂股华须粉,蜡脾蜜酿醇”这两句诗则借喻禅人的精神追求和修行成果。诗人用“蜂股华须粉”来比喻禅人对知识的渴求,如同蜜蜂采集花粉制作蜂蜜一般勤奋求知;用“蜡脾蜜酿醇”来象征禅人在修行中所取得的深厚道行,如同蜂蜜般甘甜醇厚。
最后,“等闲谛了游戏事,端的还如幻化人”这两句诗揭示了禅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诗人认为,禅人能够看透世间百态,不为红尘俗事所困扰,活得潇洒自如;同时,他们也深知世事如梦,一切皆幻,故而能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禅人的生动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者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九八》是宋代诗人释正觉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98年,即北宋末年。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禅宗佛教盛行,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正觉是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在旅途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禅宗佛法。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禅人有深厚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创作出这首富有哲理的诗篇。
在这一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但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政治局势逐渐走向动荡。而禅宗佛教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慰藉和自我救赎的方法。因此,释正觉在诗中表达了对禅人的赞美和对禅宗佛法的信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