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退
归卧林间十二春,心安日日是良辰。
家居佛界清凉国,人住仙宫自在身。
无事入山寻阮客,有时击壤助尧民。
虽无高行追先隠,毕究田园乐亦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归山林已过十二年,我的心平静如水,每一天都像是美好的时光。我居住在这个如同佛国一般清凉的世界,犹如生活在神仙宫殿中自由自在。闲暇时便去山里寻找老朋友,有时会与农民一起劳动。虽然没有高尚的行为能够和那些隐者相比,但我终究还是能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去完善
释义
1. 归卧:指退休闲居。
2. 林间:指隐居之处。
3. 安日日是良辰:每天生活安稳都是美好的日子。
4. 佛界清凉国: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此处指理想的生活环境。
5. 仙宫: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自由自在的生活。
6. 阮客:指隐士或高人。
7. 击壤:古代一种游戏,也象征农民的劳动。
8. 尧民:唐尧时代的百姓,这里指普通百姓。
9. 高行:高尚的行为。
10. 先隐:前代的隐士。
11. 毕究:毕竟,终究。
去完善
赏析
《暑退》是南宋诗人姜特立的一首描绘夏日避暑生活的诗篇。全诗表达出作者在夏日里闲居山林、心境平和的生活场景。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想象,流露出一种清静、自由、闲适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暑退》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姜特立的一首描绘夏日消逝景象的诗歌。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大约在公元1170年至1240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姜特立经历了许多人生际遇。他曾受到皇帝的赏识,担任过朝廷要职,但因直言不讳而遭排挤,被贬谪到地方任职。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官场的起伏和人生的无常。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之下,国家局势紧张。然而,皇帝与权臣之间的争斗使得政治腐败严重,民不聊生。姜特立作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正直敢言的士人,对这些现象深感痛心。因此,在《暑退》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