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刘道正

标题包含
赠刘道正
红轮晓上扶桑东,五云正绕丹琳宫。 临芳阁外霜筠合,碧桃溪边香露浓。 是时初喜识公面,小阁清香飞大篆。 整冠共读御书碑,翠琰填金光炫转。 朝野欢娱气清淑,宫中圣人亲授箓。 云軿白昼临瑶坛,来听新翻步虚曲。 谁知世故多盈缺,况复年华如电掣。 相逢不拟说前事,北望伤心堕清血。 忆从弱岁游都城,相知满眼如繁星。 今来寥落似将晓,知有几点悬青冥。 公如长松出霜林,童颜不受岁月侵。 我亦从来世味薄,三宫铅汞曾留心。 知公炼骨骨已轻,知公养丹丹已成。 要看恢复见清平,且作人间白石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才邵,字美中,号竹溪,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39岁。 刘才邵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学识渊...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赠刘道正:这首诗的题目,表达了作者赠送给刘道正的意思。 2. 刘才邵:字美中,自号无射山人,是南宋的一位诗人。 3. 红轮晓上扶桑东,五云正绕丹琳宫:诗句描绘了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五彩斑斓的云环绕着宫殿的景象。扶桑,古代神话中的树名,代表了太阳升起的地方;丹琳宫,这里指的是皇宫。 4. 临芳阁外霜筠合,碧桃溪边香露浓:诗句描绘了室外寒冷,而室内温暖宜人的景象。临芳阁,指代书房;霜筠,指竹子;碧桃,桃树的一种,花瓣为绿色。 5. 是时初喜识公面,小阁清香飞大篆: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初次见到刘道正时的场景。识公面,指与刘道正相识;大篆,指一种古代的字体。 6. 整冠共读御书碑,翠琰填金光炫转:诗句描绘了两人一起阅读皇帝所写的碑文的场景。整冠,整理衣冠;御书碑,皇帝书写的碑文;翠琰,翡翠做的碑;光炫转,光芒耀眼。 7. 朝野欢娱气清淑,宫中圣人亲授箓:这两句诗描述了朝廷和民间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皇帝亲自传授道教的箓。朝野,指朝廷和民间;圣人,对皇帝的尊称;授箓,古代道教的一种仪式。 8. 云軿白昼临瑶坛,来听新翻步虚曲:诗句描绘了刘道正在白天去祭祀的地方,聆听新的道教音乐。云軿,指神仙的车驾;瑶坛,祭祀的地方;新翻步虚曲,新的道教音乐。 9. 谁知世故多盈缺,况复年华如电掣:这两句诗表达了世事多变,时间流逝得很快。世故,世俗的事情;盈缺,得失;年华,时间;电掣,闪电般迅速。 10. 相逢不拟说前事,北望伤心堕清血: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刘道正重逢时,不想谈论过去的事情,因为北方的战乱让人痛心。 11. 忆从弱岁游都城,相知满眼如繁星:这两句诗回忆了作者年轻时在都城结交的朋友很多,就像满天的星星一样。 12. 今来寥落似将晓,知有几点悬青冥:这两句诗表达了现在的友人已经很少,但还有几个仍然联系。 13. 公如长松出霜林,童颜不受岁月侵:诗句赞扬刘道正如同长松一样,虽然年岁增长,但容颜不老。 14. 我亦从来世味薄,三宫铅汞曾留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事情并不关心,而是关注道教修炼的事情。三宫,道教术语,指脑、心、肾三个重要的器官;铅汞,道教修炼所用的两种金属元素。 15. 知公炼骨骨已轻,知公养丹丹已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刘道正修炼成果的认可,他的骨头已经变得轻盈,炼丹也已经成功。 16. 要观恢复见清平,且作人间白石生:诗句表达了期待看到国家恢复太平的日子,希望自己能像白石生那样长生不老。
去完善
赏析
《赠刘道正》描绘了两位好友重逢的喜悦和对过去的感慨。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美好的景致和宫廷生活,展现了他们共同的理想与追求。然而,世事难料,时光荏苒,曾经的知己如今所剩无几,令人感叹。尽管如此,诗人和刘道正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见证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出作者对生活和人世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刘道正》是南宋诗人刘才邵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年-1200年)。这个时期,南宋朝廷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军事压力,政治上则发生了韩侂胄发动的“庆元党禁”事件,打击赵汝愚等旧党和理学派人士,社会动荡不安。 刘才邵在此时适逢人生转折,他原本在官场任职,却因党禁受到牵连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现实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赠刘道正》诗,通过描述刘道正这位友人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