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猿(一作长安赠猿)

标题包含
猿(一作长安赠猿)
挂月栖云向楚林,取来全是为清音。 谁知系在黄金索,翻畏侯家不敢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乔(约公元872年-约943年),字伯迁,唐代诗人。他是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人,与杜荀鹤、郑谷等人齐名,并称“芳林十哲”。 张乔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推测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他...查看更多
柴犬橙橙
去完善

译文
明月高悬,飘渺的云彩靠近树林,这些都是为了唤起优美的声音。 然而谁能想到,这种美好却被束缚在金贵的枷锁之中,反而让人忌惮那些权贵,不敢去歌颂它。
柴犬橙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楚林:指的是古楚国之地,即今湖南、湖北一带。这里用来代指张乔所在的地点。 2. 挂月栖云:形容猿猴挂在月亮和栖息在云彩之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它们的生活习性。 3. 取来:这里是将猿猴拟人化,指捉来猿猴。 4. 清音:这里指猿猴的叫声,古人认为猿猴的叫声如同音乐一般美妙。 5. 谁知:意指没有想到。 6. 黄金索:用金丝编织的绳索,比喻华贵之物。这里指侯家的养猿笼子。 7. 翻畏:反而害怕。 8. 侯家:古代贵族家庭,这里指权贵之家。 9. 不敢吟:不敢出声,这里指猿猴因为被拘束而失去了自由,不敢随意叫唤。
柴犬橙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猿”为题,通过描绘猿猴的形态和习性,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命运的感慨。首句“挂月栖云向楚林”展现了猿猴生活的自然环境,它们生活在月挂星空、云雾缭绕的森林中,象征着远离世俗纷扰的超凡脱俗之境。而接下来的“取来全是为清音”则描述了猿猴发出的清亮悠长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大自然的和谐之音,充满了诗意。然而,诗歌的后两句“谁知系在黄金索,翻畏侯家不敢吟”却笔锋一转,揭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原本应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猿猴,却被束缚在豪华的笼子里,成为了富贵人家的玩物。诗人借这一情景表达了对于生命被剥夺自由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警示人们要珍惜自由,不要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
柴犬橙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猿(一作长安赠猿)》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6年至859年之间,正值唐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张乔的个人命运也颇受波折。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后来虽然得到了地方官员的举荐,但始终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这使他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现实和人生的无奈。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乔以猿为题材,创作了这首《猿(一作长安赠猿)》。诗中的猿,象征着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他们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施展抱负,只能像猿一样孤独地生活在山林之中。这种人生际遇和精神追求,使得张乔的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成为了唐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柴犬橙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