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寄布
消息虽真见若何,愁中日月手中梭。
莫言不写平安信,布眼争如望眼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北堂寄布》是唐代诗人释元肇所创作的五言诗。下面是该诗的注释:
1. 消息:这里指诗歌中的主人公收到亲人的书信。
2. 真见:真实情况。
3. 愁中:在忧愁之中。
4. 日月:时间,这里用来形容时光流逝。
5. 手中梭:手中的织布工具,这里用来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6. 莫言:不要说。
7. 不写:没有书写。
8. 平安信:表达平安祝福的书信。
9. 布眼:指用布制作的眼睛,这里用来比喻思念之情。
10. 望眼:盼望的眼神。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思亲的诗词。诗人借布寄情,表达了对于家人的思念之情。起句“消息虽真见若何”,通过询问家人的消息是否真实,表达出诗人的担忧和牵挂。接着“愁中日月手中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时间的流逝。承句“莫言不写平安信”,诗人诉说自己虽然无法亲自写信报平安,但却始终心系家人。转句“布眼争如望眼多”,则将目光聚焦在寄出的布料上,诗人以布的眼睛代替自己的眼睛,向远方的家人传递关怀和挂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令人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堂寄布》是南宋诗人释元肇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46年左右。此段时间正是南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释元肇作为南宋末年的僧人,见证了国家动荡、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他在诗中写道:“世乱民多散,年来水满川。山空僧骨立,泽尽鬼躯圆。”生动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情景。
在那个时代,布匹是一种重要的民生用品,关系到人们的穿衣和生活。然而由于战乱和灾害的影响,百姓生活困苦,布匹价格昂贵,许多人难以负担。释元肇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