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礼长老请赞
面如死灰,匙挑不上。
祖翁活业,尽情破荡。
无星秤子拈来,也解分斤定两。
礼长老,少思算。
鳄鱼幸自徙化方,勾引渠归成祸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面如死灰,无法挑起重担。
家中产业,被尽情破坏。
没有称星的秤子也能衡量,能够准确分辨分量。
尊重长者,却缺少思考与计算。
鳄鱼的改变虽然暂时消除了问题,但却可能引来更大的祸患。
去完善
释义
1. 潮州:地名,位于今中国广东省。
2. 礼长老:此处指法薰尊者的弟子礼长老。
3. 请赞:一种佛教仪式,为表达对高僧的敬意和赞美。
4. 面如死灰:形容面色苍白、毫无血色。
5. 匙挑不上:形容食物难以入口,吃不下去。
6. 祖翁:这里指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大师。
7. 活业:禅林中接引学人的技巧方法。
8. 尽情破荡:指毫无保留地破除一切陈规陋习。
9. 无星秤子:没有刻度的秤,比喻无法度量的事物。
10. 分斤定两:指衡量事物的轻重、大小等。
11. 少思算:意为考虑不周全。
12. 鳄鱼幸自徙化方:鳄鱼在唐代被认为是恶兽,这里的意思是指鳄鱼因为向善而迁徙到别处。
13. 勾引渠归成祸患:将别人引入歧途,给别人带来灾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宋朝诗人释法薰所作,以调侃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潮州礼长老的形象。首句“面如死灰,匙挑不上”描绘了这位长老的容貌,他面容呆滞,似乎没有什么生气。接下来的诗句“祖翁活业,尽情破荡”则揭示了这位长老的性格特点,他对于祖宗留下的事业并不看重,反而喜欢打破常规,寻求新的突破。
接下来的一句“无星秤子拈来,也解分斤定两”,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这位长老比作一位掌握衡量标准的公正之人,即使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出公正的判断。然而,诗歌的最后两句“礼长老,少思算。鳄鱼幸自徙化方,勾引渠归成祸患”却又表现出对这位长老的讽刺。作者认为,这位长老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着卓越的能力,但在为人处世方面却缺乏深思熟虑,往往因为自己的率真和随性而为给别人带来麻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潮州礼长老请赞》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法薰之手,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
释法薰(958年-1036年),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少年时期便接触了佛教,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成为了一位僧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人生哲理为主,受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和推崇。
在创作《潮州礼长老请赞》这首诗时,释法薰正身处潮州地区的一处寺庙。这里的环境宁静优美,给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他通过对长老形象的赞美,表达了对老一辈僧人的尊敬和对佛法的虔诚。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的人生哲理,即:人生在世,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不要为世俗的烦恼所困扰。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