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府携所和诗见过次韵奉酬
退之初过玉川家,春径无泥草带沙。
几点飞来溪柳絮,一番开尽海棠花。
窗间细雨青衫湿,袖里新诗醉墨斜。
客散酒阑还掩户,可堪明月满天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初离开之时经过玉川的家门,春天的道路没有泥土却有带着沙子的草。
几片飞来的柳絮点缀在溪流边,一夜盛开过后,海棠花瓣凋落殆尽。
细雨洒落在窗户间,打湿了青衫;新写的诗篇在醉意中挥墨泼洒。
当客人散去,酒宴结束,关闭门窗;在这漫天的明月之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释义
1. 林明府:古代官职名,负责管理一个县的地方事务的官员。
2. 玉川家:这里指喻良能的家。
3. 春径:春天的路。
4. 无泥草带沙:形容春天里的草地带着沙土。
5. 飞来的溪柳絮:比喻春天的柳絮。
6. 开尽的海棠花:形容海棠花开得繁茂。
7. 窗间细雨:窗户边的细雨。
8. 青衫湿:衣服被雨水打湿。
9. 新诗醉墨:新的诗句和醉酒后的墨迹。
10. 酒阑:饮酒结束。
11. 掩户:关上门。
12. 可堪:难以承受。
13. 明月满天涯:形容月光照亮了天空和大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林明府与喻良能之间的深厚友情。诗中提到的“春径无泥草带沙”表现了春天的大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着诗人们在这个季节里的快乐时光。而“几点飞来溪柳絮,一番开尽海棠花”则通过细致的观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两句“窗间细雨青衫湿,袖里新诗醉墨斜”,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心情和对诗歌的热爱。最后一句“可堪明月满天涯”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林明府携所和诗见过次韵奉酬》,是宋代诗人喻良能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这个时期正值北宋初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
诗人喻良能在这一阶段,曾任过地方官员,他关心民生,与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段时期里,喻良能的人生际遇与官场的斗争和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真挚的情感和现实关怀。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可以了解到,由于北宋王朝的建立,国家实现了统一,人民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基本道德准则,对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有着高度的关注和投入。因此,我们可以从喻良能的诗中感受到他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