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彭州权别驾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廻。
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双流水脉润泽锦绣之城,每年都在迎接送往之间循环反复。
只知道歌谣热情迎接那半刺使者,只听到礼仪致敬那中央的高台。
黄莺急忙歌唱着春天的结束,斑马的长声嘶鸣催促着夕阳落下。
不要因别离而悲伤,因为不久后你们就会在宫中相见。
去完善
释义
1. 双流:即双江,是岷江的分支之一;
2. 锦城:成都的美称,因成都蜀锦而闻名;
3. 追饯:送行;
4. 年年:每年;
5. 往复迴:指人来来往往;
6. 秪道:只知道;
7. 歌谣:民间的歌唱艺术形式;
8. 半刺:官职名,指唐朝地方长官的副职;
9. 礼数:礼仪规矩;
10. 中台:中央政府;
11. 黄莺:一种叫声婉转的鸟类;
12. 啭:鸟鸣声;
13. 春风尽:春天的结束;
14. 斑马:骏马;
15. 落景催:夕阳催促;
16. 莫怆:不要悲伤;
17. 分飞:分别;
18. 岐路:分开的道路;
19. 别驾:唐制别驾从事史,为州刺史的佐官;
20. 还当:将会;
21. 奏最:把最好的事情上奏给皇帝;
22. 掖垣:皇宫的侧墙,这里指朝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彭州权别驾分别的场景。诗的前两句写锦江之滨的双流景色秀美,送别年年如此。接下来四句则表达了对彭州权别驾即将离开的惋惜之情。第五、六句以黄莺急啭和斑马长嘶的形象比喻,表达出别离时刻的沉重气氛。最后两句则用“莫怆”和“还当”的措辞,表达了虽然分别令人伤感,但彼此仍有望再次相聚的美好愿景。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离别愁绪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诗人苏颋创作了这首离别诗《赠彭州权别驾》。
此时,大唐盛世已历贞观、永徽之治,社会繁荣,政治稳定。然而,随着皇帝年岁渐长,对权力的掌控也愈发集中,逐渐陷入奢华享乐的境地,这为后来发生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在这背景下,苏颋作为一位士人,虽然生活在表面上国泰民安的大唐盛世,但内心却始终保有忧虑和谨慎。他的一生沉浮于官场的升降之中,曾历任太常少卿、岐州刺史、鸿胪卿等职位。这次离别的对象彭州权别驾是他的朋友,亦是同道中人,他们之间的离别显然不仅仅是普通的告别。在送别友人之际,诗人苏颋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寄托在这首诗中,使这首诗既洋溢着浓郁的离别之情,又充满了深深的时代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