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
闲钓江鱼不钓名,瓦瓯斟酒暮山青。
醉头倒向芦花里,却笑无端犯客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钓鱼不为名利,傍晚在青山下品着粗陶酒杯里的酒。喝得微醺,躺在芦花丛里,倒映出星星点点,不禁笑自己无意中犯了客星的忌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钓鱼:指钓鱼的乐趣,不是追求名利地位的钓鱼。
2. 江鱼:江河湖泊中的鱼类,这里指钓鱼的对象。
3. 瓦瓯:陶制的盛酒器,容量不大。
4. 斟酒:倒酒,这里指用瓦瓯给钓鱼人斟酒。
5. 暮山:傍晚时的山景,这里指青山绿水的美景。
6. 醉头:喝醉酒的人的头。
7. 芦花:芦苇的花,白色。
8. 无端:无缘无故。
9. 犯客星:古代认为天上的星星主宰人的命运,其中有一颗“客星”代表外来影响或麻烦。这里是说醉倒在芦花中的人无意间冲犯了这颗星,暗示他可能会有麻烦。
去完善
赏析
《钓鱼》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时以垂钓为乐的生活场景。诗人用“闲钓江鱼不钓名”一句表明自己并非为了名利而钓鱼,而是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接着,他以“瓦瓯斟酒暮山青”描述了在青山绿水之间,把酒言欢的惬意时光。而后两句“醉头倒向芦花里,却笑无端犯客星”,则表现了诗人在醉酒之后,忘却尘世纷扰,笑得连天上的星星都似乎被感染到的豁达与洒脱。整首诗既展示了诗人宁静致远的志趣,又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展现了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钓鱼》是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905年,正值唐末乱世。在这一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皇室内讧,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崔道融远离繁华的京城,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过起了田园生活。
在这一段时间里,崔道融亲身体验了农民的生活,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和困苦。他看到村民们辛勤劳作,为了温饱而苦苦挣扎,不禁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同情。同时,他也对那些坐享其成的官僚们感到愤怒,认为他们是造成百姓苦难的罪魁祸首。
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一位老渔夫在江上垂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廷腐败的不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矛盾的尖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