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半

标题包含
夜半
夜半霜铺瓦,浑如水泼衾。 炉红朝易起,衣重老难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夜,屋瓦上结满了厚厚的白霜,就像有人用水泼湿了床单。铜炉里的火还亮着,但要起来还真不容易;厚重的衣物让年老的人难以承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夜半:指半夜时分。 2. 霜铺瓦:形容屋顶上覆盖着一层白霜的景象。 3. 浑如:简直就像。 4. 水泼衾:用湿布擦拭被褥,这里用来形容霜的湿润程度。 5. 炉红:炉火通红。 6. 朝易起:早晨容易熄灭。 7. 衣重:衣服厚重。 8. 老难任:老年时难以承受厚重的衣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夜半时分寒冷的景象。首句“夜半霜铺瓦”形象地描绘出寒气凝结在瓦片上形成一层薄薄的霜露,给人带来寒冷的感觉。接下来的一句“浑如水泼衾”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这种寒冷的感觉进一步渲染。这句诗的意思是,这种寒冷就像一盆水突然泼在棉被上一样,让人感受到冷意。 接下来两句“炉红朝易起,衣重老难任”则是诗人对自己在这个寒冷夜晚中的感受的描述。尽管炉火已经燃烧起来,但早晨起床仍然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衣服穿得太多,又让人感觉行动不便。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无奈,也体现出他在这种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半》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姜特立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当时姜特立正受命出使金国,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生活的困苦,感慨万千。 在姜特立所处的时代,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一方面,北方的金国对宋朝虎视眈眈,屡次南下侵扰;另一方面,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姜特立作为一名忠诚的士大夫,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夜半》一诗正是姜特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深夜独坐,倾听风吹竹林的声音,感叹时光的流逝。同时,他也借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