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三

标题包含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三
壮岁风云会,衰龄岸谷迁。 芾棠南国里,细柳曲江边。 天地纷戈甲,园林寂管弦。 康成共丁卯,肯避巳辰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俞德邻(1894年-1973年),原名俞明震,字德邻,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和教育家。 早年经历:俞德邻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1911年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壮年时期,我们曾经豪情壮志地相会;如今步入老年,各自经历了世事变迁。 茂盛的棠梨树在南国里矗立,纤细的柳树围绕着曲江西畔。 然而在这混沌世界,繁华的大地却暗藏着戈矛战甲;而寂静的园林中,也失去了管弦之盛。 与孟康结伴度过的日子,不论是丁卯还是己巳,我们都会勇敢地面对,无惧时间的流逝。
去完善
释义
"芾棠":福州的别称,这里借指泉州。 "细柳":古代宫殿前的柳树,这里借指宫廷之地。 "康成共丁卯,肯避已辰年":此处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名卜商,字子夏,尊称为"康成先生";二是"丁卯"和"己巳"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年份。这两句意为有才能的人不会因为年份不吉利就逃避现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三》为南宋诗人俞德邻所作,用以悼念已故的泉州舶使赵公。诗篇以描绘赵公生平事迹和人生感悟为主,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见解和对亡友的深深哀思。 首句“壮岁风云会”描述了赵公年轻时期的英勇和才华横溢,他们风云际会,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示出无尽的风采。然而,随着时光流逝,人至暮年,便如“衰龄岸谷迁”所形容的那般,曾经的壮志雄心渐渐被岁月侵蚀。 接着,诗中以“芾棠南国里,细柳曲江边”两句描绘赵公任职泉州舶使期间的风光。在南国的繁茂中,赵公尽忠职守,在曲江边的绿柳荫下,他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这里既有对赵公职位成就的赞扬,也表现出诗人在追思中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事的无常使诗人感慨万分。“天地纷戈甲,园林寂管弦”,在这动荡的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逐渐归于沉寂,唯有赵公的精神长存于世间。 最后两句“康成共丁卯,肯避巳辰年”,诗人表达了愿与赵公一同分享人生,共同度过世事繁华的信念。无论是丁卯还是己辰年,诗人都不愿回避,而要与友人共度这沧桑岁月。这两句诗句展现了诗人矢志不渝的友情,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三》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俞德邻。这首诗是在南宋灭亡后,元朝初期创作的。在这段时间里,国家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深感忧虑。 诗人在这一时期人生际遇多舛,他在南宋末年曾任湖南安抚使,但不久南宋便灭亡了。在元初,他隐居于家乡,过着淡泊的生活。然而,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并未因此减弱,他以诗歌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并寄寓希望。 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激化,人民疾苦加深。而诗人出身书香门第,家族世代为官,对国家和社会的局势有深刻的了解。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出许多具有强烈时代感的诗篇,以此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