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乐四首 其二
山林何所乐,佳兴四时同。
琴罢庭留月,酒残松度风。
鹤归苍汉外,猿叫碧萝中。
却笑磻溪叟,区区理钓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生活乐趣何在?四季风景各不同。
抚琴弹奏待明月,把酒言欢听松涛。
白鹤飞向天际外,青猿鸣于绿藤间。
嘲笑那磻溪老者,纠结鱼篓琐事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2. 庭留月:指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
3. 松度风:指风吹过松林的声音。
4. 苍汉:天空。
5. 碧萝:绿色的藤蔓。
6. 磻溪叟:代指姜子牙。相传姜子牙曾在磻溪垂钓,遇到周文王后被任命为军师,辅佐周朝建立大业。
去完善
赏析
《山林乐四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山间隐居生活的古诗。诗人以乐为题,表现了在山林之中,四季皆宜的生活景象。诗中的山林之乐体现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既有琴声、月色,又有美酒、微风,还有归鹤、猿啼等生动场景。结尾句则通过与磻溪叟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山林生活的愉悦和逍遥。整首诗展现出了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林乐四首·其二》是宋代诗人俞德邻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由于金朝的入侵,使得原本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然而,这种动荡的岁月并没有让俞德邻感到沮丧和忧虑,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这首诗以山林之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之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俞德邻在当时生活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他在艰难困苦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频仍,民生疾苦,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但俞德邻选择了一种更内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他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山林乐四首·其二》这首诗诞生于一个动乱的年代,但它却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诗人的笔下,山川河流、鸟兽草木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使人们在这首诗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对未来的希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