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浪淘沙令

标题包含
浪淘沙令
醉胆望秋寒。星斗阑干。小窗人影月明间。客里不知归是梦,只在吴山。行路自来难。长铗休弹。黄尘到底涴儒冠。一片白鸥湖上水,闲了渔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翥(1287年-1368年),字仲举,号蜕庵,又号蜕岩、蜕翁,元末明初著名文人。他是元代后期至明代初期的重要诗人,与杨维桢并称为“元末两大诗家”。 张翥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独自一人,痛饮至胆如醉,顶着秋天的寒气。星星和月亮仿佛在天空中形成了一道道栏杆。月光洒在小窗户上,映出人的影子。虽然在旅途中,我却似乎回到了梦中那个美好的地方,那就是我心心念念的吴山。行走在路上总是充满了困难,我只好收起我的剑,不再弹奏。然而,尘土飞扬的世界终究会玷污我读书人的帽子。这片白鸥湖泊的水面,也许能让我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重新拿起我的鱼竿享受片刻的宁静。
去完善
释义
1. 醉胆:指豪饮而醉的状态。 2. 望秋寒:古人认为秋天寒冷,象征人生的失意与悲凉。这里借指诗人以酒取暖的心态。 3. 星斗阑干:指星辰的光芒纵横交错,泛指夜空景象。 4. 小窗:指窗户狭小,暗示生活清贫。 5. 人影:指诗人自己的身影。 6. 月明间:在明亮的月光下。 7. 吴山:吴地的山,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8. 行路自来难:意为外出旅行历来艰难。 9. 长铗休弹:意为自己没有资格弹琴赋诗,表达诗人谦逊的心态。 10. 黄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11. 涴儒冠:指污损士人的帽子,表示不愿被世俗玷污。 12. 白鸥湖上水:形容清澈的湖水,借指悠闲的生活状态。 13. 渔竿:代指渔夫的生活方式。
去完善
赏析
《浪淘沙令》这首词以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为基础,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生活状态结合起来。“醉胆望秋寒”,借秋天的寒冷景象,暗示人生的困境和挑战;而“星斗阑干”则展现出一种神秘的美感,表现出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慰藉的心境。在月光的照耀下,小窗前的人影显得格外清晰,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客里不知归是梦,只在吴山”,则揭示了诗人的现实处境:他在外奔波,感到回到家乡就像是一场梦境,而那些在眼前的山水却让他倍感亲切。这里既流露出他对于家乡生活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在现实压力下所面临的困惑。 后半部分的词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挣扎。“行路自来难。长铗休弹”,描述了人生道路的艰辛,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努力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同时,“黄尘到底涴儒冠”一句,则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纷扰中失去文人风骨的忧虑。 最后,“一片白鸥湖上水,闲了渔竿”,则是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心中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这一场景仿佛在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有许多挑战和困扰,但我们仍可以在心灵的角落里,保留一份恬静与自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令》是元代词人张翥的代表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79年,正值元朝统一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张翥的个人经历颇为曲折。他曾进士及第,但因战乱和时局变动,未能如愿出任高官。后来,他投身军旅,为抗击蒙古侵略者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元朝建立后,他因不愿依附权贵而遭到排挤,甚至一度被捕入狱。 这些人生际遇使张翥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坚定地追求理想与正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浪淘沙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