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李频

标题包含
寄李频
众木又摇落,望君还不还。 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 明年见名姓,唯我独何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约880年),字雄飞,号玄英子,唐朝晚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方干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而未被录取。此后,他放弃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许多树木又落下叶子,希望你还未归来。 你的马车在哪里呢?雨雪已布满前山。 思念之苦让文星波动,离乡的遥远使得钓渚显得空闲。 到了明年再见到你的名字,只有我独自面对这种情形。
去完善
释义
《寄李频》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注释: 1. 众木:指各种树木。 2. 摇落:凋谢。 3. 望君:指诗人想念的朋友李频。 4. 还不还:指朋友是否回来。 5. 轩车:古代贵族乘坐的车子,这里指朋友的出行工具。 6. 雨雪:指下雪。 7. 前山:前面的山。 8. 文星:指文学之星,这里指诗人自己。 9. 乡遥:指家乡遥远。 10. 钓渚:指钓鱼的小岛,这里比喻诗人隐居的地方。 11. 明年:指第二年。 12. 见名姓:指看到朋友的名字。 13. 唯我:只有我。 14. 独何颜:独自面对这种情况,感到羞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诗人对于故友的思念与期待。开篇“众木又摇落,望君还不还”中,诗人以“众木摇落”的景物描绘出秋冬时节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望君还不还”则显示出诗人在等待友人归来时的焦虑心情。接着,诗人通过“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以及路途险阻的担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渲染和内心情感的倾诉,传达出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诗人先以“思苦文星动”抒发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痛苦与艰辛,接着用“乡遥钓渚闲”表达了自己在远离家乡的陌生之地过着宁静的生活。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明年见名姓,唯我独何颜”,诗人设想了明年此时,自己将与故人重逢的场景。然而,诗人却为这一年未见的时间而感到愧疚,担心自己是否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首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李频》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年)。 在这个时期,方干生活在浙江杭州一带,他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屡次科举不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他在这一时期结识了李频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切磋诗歌技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繁华昌盛,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也日益凸显。这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以诗歌为武器,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这种背景下,方干创作了这首《寄李频》,表达了对友人李频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壮志。他以“叶落归山”的秋雁自喻,表达了不甘沉沦、矢志不渝的信念。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方干的人生态度和诗歌艺术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