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嘉陵驿

标题包含
嘉陵驿
江涛千叠阁千层,衔尾相随尽室登。 稠树蔽山闻杜宇,午烟薰日食嘉陵。 频题石上程多破,暂歇泉边起不能。 如此幸非名利切,益州来日合携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能,字大拙,唐朝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公元805-859年)。 薛能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吏任上表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水涛涛有千重,楼阁层层不穷尽。全数家人紧随上楼,一路并肩前行。 绿树繁茂遮蔽山峰,山间传来杜鹃啼鸣。正午阳光穿过炊烟,宛如享用嘉陵美食。 在石头上题诗次数太多,已使字迹模糊不清。短暂的休息过后,站在泉水边却无法起身。 幸运的是我们并非为名利所困,日后从益州请来高僧共游此地。
去完善
释义
《嘉陵驿》是唐代诗人薛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里给出每句的注释: 1. 江涛千叠阁千层:这句写嘉陵江水流湍急,岸边的楼阁层层叠叠。其中“江涛”指嘉陵江的波涛;“千叠阁”形容楼阁众多。 2. 衔尾相随尽室登:这句描绘众人跟随引领者前行的情景,意思是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跟随着领头人攀登。其中“衔尾”形容前后相接的状态;“尽室”表示全家或全部家庭成员。 3. 稠树蔽山闻杜宇:这句描述山中树木繁茂,遮天蔽日,同时还传来了杜鹃鸟的叫声。其中“稠树蔽山”形容树木茂密,覆盖了整个山体;“杜宇”即杜鹃鸟。 4. 午烟薰日食嘉陵:这句写出中午时分,炊烟熏着太阳,人们在嘉陵江边进食。其中“午烟”指正午炊烟的烟气;“薰日”形容炊烟笼罩着太阳;“食嘉陵”表示在嘉陵江边就餐。 5. 频题石上程多破:这句写人们经常在山间石头上题字留念,使得这些石头表面破损严重。其中“频题”表示频繁地在石头上题字;“程多破”形容石头因题字而破损不堪。 6. 暂歇泉边起不能:这句描述人们在泉边短暂休息时,起身离开却感到力不从心。其中“暂歇”表示短暂的休息;“起不能”形容起身离开时感觉疲惫不堪。 7. 如此幸非名利切:这句认为如果人们不是过于追求名利,这样的旅行将是多么幸运的事。其中“如此”表示这种情况;“幸非名利切”表示幸运的是没有过分追求名利。 8. 益州来日合携僧:这句预示未来有一天会到益州去,与僧人共度时光。其中“益州”是古代四川地区的名称;“携僧”指与僧人一起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嘉陵驿》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嘉陵驿所见的美景以及旅途中的感受。诗人以江水、楼阁、树木、烟雾等景物为媒介,展现了嘉陵驿的独特风貌,同时表达了他对山水自然的喜爱和对名利的超脱态度。 首联“江涛千叠阁千层,衔尾相随尽室登”,形象地描绘了嘉陵江的波涛汹涌和嘉陵驿的高耸壮观。江水如同层层叠叠的波浪,楼阁则如同一座座山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这一联还表达了诗人与家人一同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 颔联“稠树蔽山闻杜宇,午烟薰日食嘉陵”,进一步渲染了嘉陵驿的自然风光。茂密的树木覆盖了山峦,让人听到了杜鹃鸟的鸣叫;中午时分,烟雾缭绕,阳光被遮挡,仿佛在品尝嘉陵江的水味。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和视觉的感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之中。 颈联“频题石上程多破,暂歇泉边起不能”,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一些细节。他不断地在石头上留下字迹,但每次都被雨水冲刷殆尽;他在泉边短暂休息,却因风景优美而不舍得离开。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也透露了他对旅途劳累的一种无奈。 尾联“如此幸非名利切,益州来日合携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幸运的是,他没有被名利所困扰,因此能够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诗人设想将来有一天,他会与僧人一起在益州(今四川)度过美好的时光。这一联抒发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总之,《嘉陵驿》以其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嘉陵驿》是唐朝诗人薛能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薛能在这一年被任命为嘉州刺史,这首诗是他途经嘉陵驿时所作。 在唐朝中期,藩镇割据问题严重,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削弱。薛能作为一位文人官员,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在《嘉陵驿》中写道:“马嘶经战地,柳傍渡头春。”表达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现象。同时,他还通过对嘉陵驿周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 在大和五年,唐朝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的现象日益严重,民生疾苦进一步加剧。薛能在任职期间,以仁民爱物的精神处理政务,关心民间疾苦,体现了他的为民之心。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