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府帅相公

标题包含
和府帅相公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 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能,字大拙,唐朝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公元805-859年)。 薛能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吏任上表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竹子映衬着高墙如同依靠在山上,邹阳离去之后又恢复了平静。 你看那些有才能的人有多少,他们写两首诗只需要走七步的时间。
去完善
释义
1. 竹映高墙似傍山:这句诗是描绘诗人眼前看到的景象。其中“傍山”表示靠近山的地方。整句诗的意思是,竹子映照在高高的墙上,仿佛靠近了山。 2. 邹阳归后令威还:这句诗引用了一个典故。邹阳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游士,他后来回到了家乡。令威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令威子仪,他能够变形为鸟,诗人用令威来比喻邹阳。整句诗的意思是,就像邹阳回到家乡一样,令威也会回到这里。 3. 君看将相才多少:这句诗是诗人的感慨。将相是指将军和丞相,他们通常具有很高的才能。诗人说,你看看这些将相有多少人才。 4. 两首诗成七步间:这句诗也是诗人的感慨。七步是指曹操之子曹植所创造的“七步成诗”的典故。整句诗的意思是,曹植能在七步之内写成诗,而这两位将相却需要用两首诗来展示他们的才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竹林与高墙的诗意描绘,同时也赞美了将相的才华横溢。“竹映高墙似傍山”描述了竹林与高墙相映成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提到了邹阳和令威这两位历史人物,他们在文学和军事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象征着文治武功的和谐统一。最后两句“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则是对将相之才的高度赞誉,突显了他们敏捷的才思和出众的文学造诣。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将相之才的崇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府帅相公》是晚唐诗人薛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76年,当时薛能担任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等职。在这期间,他负责处理广南地区的政务、军事、财政等方面的事务,为广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这个时间段内,薛能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他曾担任过多个地方官职,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然而,由于他在任期内的一些决策引起了朝中某些权贵的不满,导致他的仕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薛能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努力为国家效劳。 在薛能所处的时代,唐朝正处于晚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一方面,宦官权势日益壮大,对皇权的威胁日益严重;另一方面,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演愈烈,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薛能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官员,始终关注国家的命运,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