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标题包含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考绩朝称贵,时清武用文。二天移外府,三命佐元勋。 佩玉兼高位,摐金阅上军。威容冠是铁,图画阁名芸。 人咏甘棠茂,童谣竹马群。悬旌风肃肃,卧辙泪纷纷。 特达恩难报,升沈路易分。侯嬴不得从,心逐信陵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商,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官员、诗人。 刘商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刘长卿曾任御史中丞。刘商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成年后,他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步入仕途。...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考核成绩在早晨就被重视,社会清正时武者也能受到尊重。两位天子向外府使权,三位大夫辅佐大功勋。 佩戴宝玉身居显位,敲击金鼓检阅军队。英勇威仪像钢铁般坚韧,图中阁楼记载着各种功绩。 人们赞美像甘棠树一样繁荣昌盛,儿童传唱以竹马游戏为乐。悬挂的旌旗在风中轻轻摇曳,停下脚步的人们泪如雨下。 特别的恩情难以报答,人生的起伏变化显而易见。就像侯嬴不能陪从魏公子信陵君一般,心中充满了惋惜和遗憾。
去完善
释义
1. 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 2.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3. 拜命:接受任命; 4. 考绩:考察官员政绩; 5. 朝称贵:在朝廷中被视为显贵; 6. 时清:时世清明; 7. 武用文:以军事成就来彰显文治之道; 8. 二天:指皇帝; 9. 外府:地方官衙; 10. 三命:多次任命; 11. 元勋:有功勋之人; 12. 佩玉:官员佩戴的玉器; 13. 摐金:敲击金属乐器; 14. 上军: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15. 威容:威严的仪态; 16. 冠是铁:比喻坚硬刚毅的品质; 17. 图画阁:挂有图画的楼阁; 18. 芸:草木繁盛; 19. 人咏甘棠茂:借用《诗经·甘棠》的典故,歌颂地方官吏的美德; 20. 童谣竹马群:用儿童游戏的方式赞誉官员受到民众的爱戴; 21. 悬旌:旗帜高扬; 22. 卧辙:形容挽留的情意深切; 23. 特达:特殊的知遇之恩; 24. 恩难报:恩情难以回报; 25. 升沈:升迁与沉沦; 26. 易分:容易分辨; 27. 侯嬴:战国时的隐士,后成为信陵君的门客; 28. 信陵君:魏国公子无忌,礼贤下士,广纳贤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贾使君的清廉贤能及忠诚英勇。首联点明在朝堂上受到赞誉的地位;颔联描绘他在外地的政绩和辅佐君主的责任;颈联赞美他的威严风度和丰富的军事经验;尾联则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贾使君的形象,使人敬仰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刘商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25年,当时刘商担任监察御史。在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凋敝,民生疾苦。而贾使君即将离开庐州前往别处任职,作为监察御史的刘商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在这首诗中,他既表达了对贾使君的尊敬,又体现了对人民福祉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在这一时期,唐朝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严重影响了朝政的运作。刘商身为监察御史,肩负着监察百官、肃清吏治的重任。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政治环境,刘商却始终保持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时刻关注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 在诗中,刘商以“明诏玺书下九天,遂令四海瞻使君”来表达对贾使君任命的重视和尊重。同时,他也希望贾使君能够忠诚为民,为国家和人民谋求福祉。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刘商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官员的形象,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