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安乐寺陈妙音载酒

标题包含
游安乐寺陈妙音载酒
遶郭寻春未见花,不知春在梵王家。 林间新翠张裙幄,席上残红当脸霞。 兴逸持杯睨云汉,饮酣挥翰走龙蛇。 主人不是陈惊座,投辖归时日已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谢薖,字子发,号空同先生,南宋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谢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 2. 科举及第:在南宋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环绕城墙寻找春天的气息却不见花的踪迹,原来春天已在寺庙里安居。 树林里新绿的树叶如铺开的衣裙,桌上的残花如同少女脸上的红晕。 兴致盎然拿着酒杯望向天空,喝得微醺后挥笔疾书,如龙飞蛇舞。 这里的主人并非那个让宾客震惊的陈遵,我们尽情畅饮到日落时分,时间已不早了。
去完善
释义
1. 安乐寺:位于中国某地的寺庙名。 2. 陈妙音:人名,可能为安乐寺的主持或某一高僧。 3. 载酒:指携带酒食。 4. 遶郭:环绕城市。 5. 未见花:没有看到开花的景象。 6. 梵王:佛教中称佛为“大梵天王”。 7. 张裙幄:铺设布匹以作遮阳篷。 8. 席上残红:酒席上残留的红色食物。 9. 当脸霞:指与脸上的红晕相似。 10. 睨云汉:斜视天空,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 11. 饮酣:喝酒到痛快时。 12. 挥翰:挥洒笔墨。 13. 走龙蛇:形容书法的优美。 14. 主人:此处指陈妙音。 15. 惊座:指陈妙音的谈吐令在场的人震惊。 16. 投辖:古代宴会结束时,将马缰投入车辖(连接车轮和车轴的部分),使客人不得离去,以示挽留之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游历安乐寺并赏诗会的诗篇。诗人通过寻找春天的踪迹,以寻花开始,最终却在寺庙中找到了春天的气息。绿色的树林如裙子和帷帐般覆盖了整个空间,宴会上的花朵犹如脸上的红霞。诗人在此环境中手持酒杯,豪放挥墨,流露出深厚的友情与悠闲的心态。主人大胆奔放,使得诗人们在日色将晚之时还流连忘返,不愿离开。整首诗描绘出春天盎然生机的场景以及文人墨客豪放的性情,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安乐寺陈妙音载酒》是北宋诗人谢薖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94年前后,正值宋哲宗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治斗争激烈,朝廷内部矛盾重重,社会动荡不安。 谢薖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父亲谢湜曾担任参知政事,但因政治斗争而被贬谪。谢薖也因为家族的关系受到了牵连,被迫离开京城,过上了漂泊的生活。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政治斗争产生了厌恶。 在《游安乐寺陈妙音载酒》这首诗中,谢薖描绘了自己与朋友一起游赏安乐寺的情景。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谢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