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漏迟 春日有怀

标题包含
玉漏迟 春日有怀
病怀因酒恼。依稀梦里,吴娃娇小。金缕歌残,人去月斜云杳。怕见栖香燕晚,又怕听、啼花莺晓。庭院悄。生衣欲试,风寒犹峭。窈窕青粉墙低,送影遇秋千,蓦然间笑。半朵棠梨,微露凤钗红袅。近日琴心倦写,更远信、西沉青鸟。虚负了。花月一春多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翥(1287年-1368年),字仲举,号蜕庵,又号蜕岩、蜕翁,元末明初著名文人。他是元代后期至明代初期的重要诗人,与杨维桢并称为“元末两大诗家”。 张翥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病中却因饮酒而更加烦恼。在模糊的梦境里,有那可爱的江南女子。歌声渐消,人们离去,月亮渐渐倾斜,云彩也渐渐消失。害怕看到燕子傍晚时分的栖息,又害怕听到清晨啼叫的花朵里的黄莺。寂静无声的庭院里,天气依然寒冷。 墙头的花儿低垂着,投下的影子映在秋千上,忽然传来笑声。棠梨花开了一半,凤凰钗的红穗微微显露。最近对弹琴心生倦怠,更不想寄信给远方的青鸟。白白辜负了这一春的鲜花和月光。
去完善
释义
《玉漏迟 春日有怀》: 1. 吴娃:吴地的美女。这里指代美丽的女子。 2. 金缕歌残:金缕,华丽的衣裳;歌残,歌声停歇。这里形容女子离去后,音乐声消失的情景。 3. 月斜云杳:月斜,月亮倾斜;云杳,云彩消失。形容夜深人静的场景。 4. 生衣欲试:生衣,新衣;欲试,想要穿上。描述春天到来,准备换上新的衣裳。 5. 窈窕青粉墙低:窈窕,美好的样子;青粉墙,用白色和绿色颜料涂抹的墙壁。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6. 半朵棠梨:棠梨,一种果实;半朵,一半的花朵。形容春天的花朵还未完全绽放。 7. 微露凤钗红袅:凤钗,古代妇女的头饰;红袅,红色的发饰。描述女子的妆容。 8. 琴心倦写:琴心,弹琴时的情感;倦写,疲倦地书写。形容在春天里对音乐的热爱逐渐减退。 9. 远信、西沉青鸟:远信,远方的来信;西沉,太阳落山;青鸟,神话中的神鸟,负责传递信息。暗示没有收到远方的消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春日有怀”为题,实为借景抒情之作。上片通过描述梦境中的美好景象,衬托出现实中的寂寞与惆怅。作者用“病怀因酒恼”起句,暗示出身心疲惫的状态。接下来描绘梦中人物和场景,笔调优美而略带感伤。随后,以“金缕歌残,人去月斜云杳”两句概括梦境的消失,转回现实,抒发感慨。下片则通过细腻描绘春天的景象,进一步表现内心的情感波动。从“怕见栖香燕晚,又怕听、啼花莺晓”到“生衣欲试,风寒犹峭”,以看似矛盾的情绪描写,揭示了诗人矛盾的心理状态。紧接着,通过对“窈窕青粉墙低”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尾处,以“花月一春多少”结束全词,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并以此寄托诗人的忧愁与感慨,呈现出一种清幽婉丽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漏迟·春日有怀》是元代诗人张翥在初春时节抒发感慨的一首词。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这首词作于元末明初之际,这一时期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翥作为文人墨客,也无法逃脱时代的影响,他在诗文中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深忧虑。 从人生际遇的角度看,张翥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高,曾担任高官。然而,随着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加剧,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一阶段,他深刻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艰辛。这种人生体验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力量。 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来看,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导致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而到了明初,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仍有许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翥通过对春日的描绘,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