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仰大师

标题包含
赠仰大师
仰山因久住,天下仰山名。井邑身虽到,林泉性本清。 野云居处尽,江月定中明。仿佛曾相识,今来隔几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乔(约公元872年-约943年),字伯迁,唐代诗人。他是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人,与杜荀鹤、郑谷等人齐名,并称“芳林十哲”。 张乔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推测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他...查看更多
美妆情报局
去完善

译文
因为长期居住于仰山,所以四海之内皆闻仰山之名。身处市井繁华之中,然而我的天性仍然向往山林溪泉的清静。 仿佛曾经见过的景象,都已消失在遥远的记忆中,只有江月还在夜色中照亮前路。蓦然回首,时光荏苒,曾经的熟悉已经相隔了几生几世。
美妆情报局
去完善
释义
《赠仰大师》注释: 1. 仰山: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沩仰宗的创立者慧寂禅师曾居住于南岳衡山的仰山寺,此处代指该寺或慧寂禅师。 2. 井邑:古代城市居民聚居地,这里指繁华之地。 3. 林泉:山林与泉水,象征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 4. 野云居处:比喻隐士居住的简陋之处。 5. 江月定中明:表示在静心中观照江月,心境澄明。 6. 仿佛曾相识:形容与仰大师之间心灵相通的感觉。 7. 今来隔几生:指如今相见已是相隔多生的缘分。
美妆情报局
去完善
赏析
《赠仰大师》是唐代诗人张乔为仰山和尚所作的诗。诗中以山为尊,表达了对于仰山和尚的尊敬之情。首联中的“仰山因久住,天下仰山名”,意味着仰山和尚因为长久居住在此,使得他名声大噪,成为了天下的楷模。颔联中的“井邑身虽到,林泉性本清”,表示虽然身处闹市之中,但仰山和尚本性依然清净无垢,内心如林泉般清澈宁静。颈联中的“野云居处尽,江月定中明”,描述了在寺庙之中,日常生活的种种纷扰都消失在云端之外,只有月亮的光芒照耀着一切,表达出在寺庙中的安宁与祥和。尾联中的“仿佛曾相识,今来隔几生”,表示尽管似乎曾在前世有过相识,但在今生重逢之时,却已经是相隔了几生几世之久,暗示出与仰山和尚之间深厚的缘分和友情。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仰山和尚的敬仰和尊重,同时也展示出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
美妆情报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仰大师》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具体年份不详。这个时期正值唐朝末年,战乱频仍,民生疾苦。张乔在青年时期曾求取功名,但因战乱未能如愿。后来他放弃世俗的追求,出家为僧,成为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仰大师的敬仰之情。张乔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的磨难,他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也意识到在乱世中寻求安宁和精神慰藉的重要性。因此,他在诗中将仰大师描绘成一个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高尚之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生态度的感慨和向往。
美妆情报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