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春风湖外。
红杏花初退。
孤馆静,愁肠碎。
泪馀痕在枕,别久香销带。
新睡起。
小园戏蝶飞成对。
惆怅人谁会。
随处聊倾盖。
情暂遣,心何在。
锦书消息断,玉漏花阴改。
迟日暮,仙山杳杳空云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湖面。
红色杏花逐渐凋谢。
寂静的小屋,孤独的心境。
泪水湿透了枕头,分别已久,香味消散。
刚刚醒来。
小园里的蝴蝶翩翩起舞。
忧郁的情绪,谁能理解?
随时随地与人相遇,倾诉心事。
感情暂时得到安慰,但内心依然空虚。
没有书信传来,时间悄然流逝。
夕阳西下,仙山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风湖外:春天,湖边地区。
2. 红杏花初退:指杏花刚开始凋谢。
3. 孤馆静,愁肠碎:独自在旅馆中,心情非常忧虑。
4. 泪馀痕在枕:泪水沾湿了枕头。
5. 别久香销带:离别已久,身上的香气渐渐消失。
6. 新睡起:刚刚起床。
7. 小园戏蝶飞成对:在小园里,蝴蝶欢快地飞舞。
8. 惆怅人谁会:感到惆怅时,有谁能够理解呢?
9. 随处聊倾盖:走到哪里都能随意交谈。
10. 情暂遣,心何在:短暂地打发时间,让内心得到安宁。
11. 锦书消息断:远方的书信断绝。
12. 玉漏花阴改:时光流逝,花儿已经凋谢。
13. 迟日暮:夕阳西下。
14. 仙山杳杳空云海:美丽的仙山被茫茫云海环绕。
去完善
赏析
《千秋岁》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著。本词抒发了作者别离的哀愁与寂寞之情。首句“春风湖外”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随后用“红杏花初退”来强调春天的短暂和流逝,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孤馆静,愁肠碎。泪馀痕在枕,别久香销带。”四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离愁别绪的煎熬,将孤独、痛苦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泪馀痕在枕”一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作者悲痛欲绝的情绪。
下片则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景,如“小园戏蝶飞成对”。然而这美好景色却反衬出作者内心的落寞。紧接着以“惆怅人谁会”倾诉自己无法排解的忧伤。接下来的两句“随处聊倾盖,情暂遣,心何在。”表现了作者试图暂时摆脱痛苦的挣扎,但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无奈与悲伤。
最后四句:“锦书消息断,玉漏花阴改。迟日暮,仙山杳杳空云海。”进一步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锦书断绝,时光流转,虽然美好的景致犹在,但却无法弥补心灵的缺失。
全词情感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自然,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千秋岁》是宋代诗人孔平仲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的宋代,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词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孔平仲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繁华到衰落的过程,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
孔平仲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清逸著称,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然而,他的一生并不顺利,曾在官场遭受排挤,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
在《千秋岁》中,孔平仲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源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面临的时代困境。在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士人阶层地位下降,这使得文人们对前途感到迷茫和忧虑。而孔平仲的词恰恰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