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马漕桂岩

标题包含
赋马漕桂岩
岱舆山峩东海头,招摇山峩西海陬。 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 罗浮山峩南海岸,道取东西盖其半。 衔种非资化鹤功,谁其有力移此粲。 广东使者富民侯,函丈虽褊余清幽。 眼前开辟一混沌,墙角峥嵘小罗浮。 侯睨罗浮吞八九,摩挲缩地挟山手。 雷霆骤下震以惊,赑屭争前负而走。 罗浮故与蓬莱连,蓬莱新与罗浮迁。 琼瑶古木叶覆地,玗珠老树枝参天。 花环实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鼇背。 炎州寖作广寒宫,鲍肆薰为香积界。 元戎大字蟠蛟虬,扁椠为侯揭殊尤。 一丽山氏一苍颉,幸自同与造化游,何当同与造物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岱舆山耸立在东海岸,招摇山屹立在西海域。 两座山相隔数万里,山顶月桂花开四季。 罗浮山矗立在南海滨,连接东西道路大约一半。 种子得来并非因神鹤之功,谁有力量能将它迁移呢? 来自广东的使者富民侯,住所虽然狭小但很清幽。 眼前开辟出一片混沌,墙角隆起的小山如同罗浮。 富民侯望着罗浮山,吞并了八九处土地,轻松地将地势缩小,带着山体行走。 突然雷霆大作震惊众人,巨龟们争相前行背负山峰。 罗浮本与蓬莱相连,现在新与蓬莱距离稍远。 古老的树木叶子如同琼瑶般覆盖大地,圆形的珍珠老树枝仿佛要刺破天际。 花环果实饱含着露水,天上的人儿不知道它们就生长在鳌背上。 炎热的地方渐渐变成广寒宫,鲍鱼之肆变成了香气四溢的世界。 元帅大人的字如蟠龙般矫健,用笔横扫这是富民侯的独特之处。 一位美丽的山氏女神,一位苍老的创始者,有幸一同畅游于天地之间,何时才能一同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呢?
去完善
释义
1. 岱舆:古代传说中的两座神山,分别位于东海和西海。 2. 招摇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位于西海。 3.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4. 广东使者富民侯:这里指的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官员。 5. 函丈:泛指土地、房屋等。 6. 雷霆:比喻强大的力量或权威。 7. 赑屭: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喜欢负重。 8. 琼瑶:比喻珍贵的宝石。 9. 玗珠:传说中的一种宝珠。 10. 花环实娜涵沆瀣:形容桂花的香气浓郁。 11. 炎州:指南方地区。 12. 元戎:高级将领。 13. 扁椠:指书籍。 14. 丽山氏:古代神话中的造物主。 15. 苍颉:古代传说中的文字发明者。
去完善
赏析
《赋马漕桂岩》是南宋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对马漕桂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采用拟人、寓言等手法,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首联写两座高山——岱舆山和招摇山分别位于东海和西海的尽头,相距万里。这里,作者通过描绘这两座高山的雄伟壮丽,为下文描写马漕桂岩作了铺垫。 颔联写月亮照耀在山顶,桂花盛开,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作者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展现了马漕桂岩的神秘色彩。 颈联写罗浮山矗立在南海岸边,山路崎岖,行程艰难。这里,作者通过描述罗浮山的险峻地形,暗示了马漕桂岩的不易到达。 接下来的四联,作者通过描绘广东使者和富民侯的形象,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强调了马漕桂岩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尾联写元戎的大字如同蟠龙蛟虬,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这里,作者通过对元戎大字的描绘,表达了对马漕桂岩的美好祝愿和崇高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马漕桂岩》是南宋著名诗人曾丰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56年。在这一年里,曾丰担任福建路转运判官,负责地方财政和赋税事务。在此期间,他来到了马漕山,这是一座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座著名的寺庙——桂岩寺。 在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处于金兵南侵的威胁之中。曾丰作为一名官员,肩负着国家重任,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忧虑也时常萦绕心头。在游览马漕山时,他看到了桂岩寺的美丽景色和高僧们悠然自得的生活,内心涌起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在这首诗中,曾丰通过对马漕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在国家危难时期身负重任的感受。他以山上的桂花、流水、古木等自然景象为喻,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诗既是曾丰对个人生活境遇的写照,也是他对时代背景的关注和思考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