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雨
阴谷幽林热似焚,阿香鸣鼓骤殷殷。
天公作雨须臾事,用得东山一片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阴暗的山谷和幽深的树林里,炎热的气息如同焚烧一般,阿香敲响了大鼓,声音急促而深沉。老天想要降雨只需要片刻的时间,就能用那东山上的一片云带来清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阴谷幽林:指阴暗的峡谷和幽深的树林,此处描述了闷热的环境。
2. 阿香鸣鼓:阿香是传说中的仙女,此处比喻雷声。
3. 骤殷殷:形容雷声大作的样子。
4. 天公:指老天爷。
5. 须臾:片刻、一会儿的意思。
6. 用得东山一片云:借用东山的云来表示降雨的情况。
去完善
赏析
《书雨》这首古诗描绘了炎热夏日的一场及时雨。在炎热的山谷和幽深的树林中,温度如同燃烧一般让人难以忍受,这时候忽然响起了阿香(神话传说中的祈雨女神)的鼓声,紧接着乌云密布,大雨滂沱。诗人用“殷殷”一词来形容雷声轰鸣,形象生动。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东山一片云”的意象,表现出这场大雨来得迅速且声势浩大。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雨》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孙嵩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孙嵩(生卒年不详),字邦杰,号富春峰主人,浙江富阳人。他不仅工于诗文,还具有非凡的书法才华,其书法作品传世颇多。这首诗《书雨》即表现了孙嵩在创作生涯中所展现出的独特个人风格。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的南宋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政局不稳、战事频繁。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妨碍文人墨客们抒发自己的情怀,反而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诗人孙嵩的角度来看,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很难确定他的具体人生经历。但从他留下的诗篇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自然、对民生、对战争的深深关切。身处乱世的他,或许也曾经历过离乱之苦,也许也曾期待过明君贤臣。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家国情怀,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