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王侍御

标题包含
赠王侍御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约792年),字义博,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其父韦銮曾任都督府长史。 韦应物在唐玄宗时期入仕,历任洛阳丞、鄠县令、栎阳令等地方官职。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查看更多
许沵半夏丿温柔_9449
去完善

译文
心灵如同远离世俗的野鹤般自在,诗歌如晶莹剔透的冰壶般清澈。 曾一同在府县任职的美好时光恍若昨日,职位的升降却无法改变我们深厚的交情。 深秋的上阳宫在萧瑟的雨水中显得格外凄凉,洛水在寒冷的秋天夜晚发出声声叹息。 自嘲自己仍然是低微的官吏,让人可怜的坐骑仍要在这仕途之路上艰难前行。
许沵半夏丿温柔_9449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王侍御: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他的朋友王侍御的。侍御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主要负责监察官员。 2. 心同野鹤与尘远:这句形容王侍御的心灵如同野鹤一样高洁,远离世俗纷扰。 3. 诗似冰壶见底清:这句赞美王侍御的诗文就像冰壶一样清澈透明。 4. 府县同趋昨日事:这句是说当年他们一同在府县当官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5. 升沉不改故人情:无论他们的地位高低变化,他们之间的友谊依然不变。 6. 上阳秋晚萧萧雨:上阳,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一带;秋晚,秋天傍晚时分;萧萧雨,潇潇细雨。这句描绘了洛阳秋天的傍晚细雨蒙蒙的景象。 7. 洛水寒来夜夜声:洛水,流经洛阳的一条河;寒来,冬天来临;夜夜声,每晚都听到水流的声音。这句描述了洛水在冬天来临时依然流动不息的景象。 8. 自叹犹为折腰吏:折腰吏,指地位较低的官员;自叹,自我感慨。这句表示韦应物自己虽然还担任着地位较低的官员,但内心已经厌倦这种生活。 9. 可怜骢马路傍行:可怜,可惜;骢马,青白色的马;路傍行,在路边行走。这句意思是惋惜那匹在路边的青白马,比喻韦应物对朋友的同情和对世事的无奈。
许沵半夏丿温柔_9449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诗人首先以“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来形容王侍御的心境和才情。这两句暗示了王侍御有超然物外的心性和清澈纯净的诗风。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述了他们共事时的情景和他们之间的友情,以及他们共同经历过的风雨和寒冷。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来自我感叹,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仍为小吏的自嘲和对王侍御仕途坎坷的同情。全诗以真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贯穿始终,展现了韦应物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人文关怀。
许沵半夏丿温柔_9449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王侍御》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前夜,社会矛盾激化,朝政日渐腐朽。 韦应物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目睹了朝廷的腐败和民间的痛苦。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好友王侍御的期望,希望他能为民请命,尽忠职守,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实现理想、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韦应物的诗歌在当时的文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他的诗才横溢,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见长,深受后世赞誉。然而,面对现实的无情,他也曾有过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情感在他的许多诗歌中都得到了体现。
许沵半夏丿温柔_9449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