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日风果止早行

标题包含
三日风果止早行
侧枕听风吹,撑篷避雨丝。 不忘披败帙,何暇问朝炊。 浪静川无迹,云行山不移。 自知非画手,游戏一于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倚靠在枕边聆听着风吹过,撑起雨伞遮挡细细的雨丝。 仍在翻阅破损的书卷,哪有闲暇关注清晨的炊烟。 水面平静得看不到波纹,云朵在天空飘荡而群山屹立不动。 我知道自己并非画家,只是在诗歌中寻求一些乐趣。
去完善
释义
1. 侧枕:指躺着时枕头的一边朝上。 2. 风果止:风果然停止了。果,副词,确实、果然。 3. 早行:早早出行。 4. 撑篷:撑起船篷。 5. 避雨丝:避免被细雨沾湿。 6. 披败帙:打开破损的书籍。帙,书套,这里代指书籍。 7. 何暇:哪有闲暇。 8. 朝炊:早晨烧火做饭。 9. 浪静:波浪平静。 10. 川无迹:江面没有波纹。 11. 云行:云朵飘动。 12. 山不移:山峦不动。 13. 自知非画手:自己知道不是绘画高手。 14. 游戏一于诗:通过写诗来消遣时间。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在风雨中早行的情景,通过“侧枕听风吹,撑篷避雨丝”两句,描绘出大自然的动荡与不安,形象地传达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波折。接下来作者用“不忘披败帙,何暇问朝炊”展现了即使面对困难,仍然保持读书的习惯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了他的坚韧品质。 而在描写自然环境时,如“浪静川无迹,云行山不移”,则表达出风雨过后的大自然的宁静和壮美,也寓含着自然界的恒久不变,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结尾的“自知非画手,游戏一于诗”更是表达了诗人虽然知道自己不是绘画高手,但仍然执着地用诗歌来表达生活,体现了他对于诗歌的热爱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三日风果止早行》是南宋诗人赵蕃所作。据史料记载,赵蕃生活在公元1143年至1229年,此时正值宋朝南渡后,国家正处于金人的侵略下,政治局势不稳。他的诗歌创作以反映民间疾苦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 创作这首诗时,赵蕃因风止而感怀早行。在他人生的这个阶段,他曾在地方任职,关注民生,也曾在朝中担任要职。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面临北方金人的威胁。诗人在早行中发现风果止,感慨时光荏苒,世事难料,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