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三首 其三
云水为家百累无,意行从昔畧方隅。
饮忘醒醉狂常尔,梦到无何午未苏。
遗俗可辞翻袜错,付渠阴作负舟趋。
譊譊礼法工相聒,闭户仍防大小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将云水和河川当作家园,各种劳累都抛在脑后,
随心所欲地游历四方.
醉酒陶醉不分昼夜,连做梦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整个下午和早晨.
抛弃世俗的烦忧如同纠正错误的穿袜方式,把所有的烦恼都交给那阴暗的角落和背负着舟船的水流.
那些繁文缛节和礼仪教条让人议论纷纷,不如关上门来躲避那些大儒小儒的叨扰.
去完善
释义
1. "云水为家":借指四处漂泊,无定所的生活。云和水都是自然界中流动不定的景象,用以比喻人生无常,飘泊不定。
2. "百累无":指生活中各种琐事繁杂纷扰,但内心却能保持平静安宁。
3. "意行从昔畧方隅":随意而行,探访各个地方。"从昔"表示以往,"略方隅"是指游览各处。
4. "饮忘醒醉狂常尔":饮酒忘记清醒与沉醉的状态,表现出一种狂放不羁的个性。
5. "梦到无何午未苏":梦中的情景难以用言语表达,直到中午还未完全苏醒。这里的"无何"指的是梦境,表示梦中情景的虚无缥缈。
6. "遗俗可辞翻袜错":可以抛弃世俗的偏见,不在意别人的议论。这里"翻袜错"是古时的一个典故,用来形容不重要的琐碎事情。
7. "付渠阴作负舟趋":把问题交给时间去解决,不必过于担忧。"渠阴"意为时间的流逝,"负舟趋"则是以背负船行喻指克服困难的过程。
8. "譊譊礼法工相聒":指那些讲究礼教的人不停地指责别人。"譊譊"形容喧闹,"工相聒"是指故意找茬。
9. "闭户仍防大小儒":即使闭门不出,也要防止受到小人和君子的打扰。"大儒"指博学之士,"小儒"则指小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纷扰的远离。诗中“云水为家”、“意行从昔”表现了诗人把大自然作为家园,不受拘束、自由行走的精神风貌。而“饮忘醒醉”则揭示了诗人随性而至、不拘小节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生中的诸多困扰,他选择了豁达的态度——“梦到无何午未苏”,即抛开忧虑和烦恼,享受当下的片刻安宁。“遗俗可辞翻袜错,付渠阴作负舟趋”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生活理念,将世俗的烦恼留给他人,自己则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最后,作者通过讽刺那些讲究礼法的儒家学者,强调了自己闭门自守,无视世俗纷扰的决心。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适三首·其三》是南宋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诗歌的创作时间约为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百姓生活在战乱与动荡之中。陈造作为南宋的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深的忧虑。然而,他并没有选择逃避现实,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慰藉,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造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弃,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文学梦想。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这首诗中,陈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在田园生活中的自适心境。诗人通过对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