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蜡梅呈李仲孙

标题包含
咏蜡梅呈李仲孙
霜铺鸳瓦茸茸白,红日破寒舒晓色。 小枝斜傍碧阑干,光透香融娇欲滴。 缘何便证紫金容,胜妙从来众香国。 时世梳粧嫌不称,岂假嫩黄拂宫额。 清润疑和玉髓膏,鲜妍似炼鸾蜂液。 团香掠蘂太辛勤,堪笑蜜房屯羽客。 更有一般超绝处,画史尽工描不得。 漏板丁丁夜向阑,金波浸影寒光溢。 赏奇自昔属多情,况复南人多未识。 恰及开时寄一枝,后时便恐香难拾。 须藉高才与发扬,妙句收归花萼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才邵,字美中,号竹溪,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39岁。 刘才邵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学识渊...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霜铺鸳瓦茸茸白:形容覆盖着薄霜的屋顶瓦片颜色逐渐变白。 2. 红日破寒舒晓色:太阳冲破寒冷,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3. 小枝斜傍碧阑干:细小的梅花枝条倚靠在绿色的栏杆上。 4. 缘何便证紫金容:梅花为什么能展现出如此美好的容颜。 5. 胜妙从来众香国:胜妙是指美好到极致的状态,这里用来赞美梅花的世界。 6. 时世梳粧嫌不称:世俗认为这种黄色不够时尚。 7. 嫩黄拂宫额:用淡黄色轻轻涂抹在眉心。 8. 清润疑和玉髓膏:形容梅花色泽晶莹如玉。 9. 鲜妍似炼鸾蜂液:赞美梅花花朵鲜艳如鸾蜂所炼制的蜂蜜。 10. 团香掠蘂太辛勤:描绘蜜蜂采蜜的过程。 11. 堪笑蜜房屯羽客:可笑的是,蜜蜂们却在忙碌地制作蜂蜜。 12. 漏板丁丁夜向阑:指夜晚时间慢慢流逝。 13. 金波浸影寒光溢:月光洒在梅树上,显得梅树的影子冷峻而美丽。 14. 赏奇自昔属多情:自古喜爱奇特的事物的人都具有丰富情感。 15. 恰及开时寄一枝:正好在梅花盛开的时候寄出一枝梅花。 16. 后时便恐香难拾:担心过段时间就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了。 17. 须藉高才与发扬:需要借助有才华的人来发扬光大梅花的优点。 18. 妙句收归花萼集:将优美的诗句收集到描绘梅花的诗集中。
去完善
赏析
《咏蜡梅呈李仲孙》是一首赞美蜡梅花的诗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蜡梅花傲霜斗寒、清香四溢的特点,表现出其独特的美感和气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蜡梅花顽强生命力的赞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蜡梅呈李仲孙》这首古诗,是由南宋著名诗人刘才邵创作的。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164年前后,即宋孝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刘才邵历经波折,先后出任江西提点刑狱、福建提点刑狱等职。他不仅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在他的任期内,他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写下了许多反映百姓生活的诗篇。 在刘才邵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国力相对强盛的时期,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政治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刘才邵任职的江西和福建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民族矛盾尖锐,人民生活较为困苦。这使得刘才邵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刘才邵创作了这首描绘蜡梅的古诗,以蜡梅的高洁品质象征自己清廉正直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