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倾盖相逢胜白头。 故山空复梦松楸。 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愿为辞社宴春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李诗颖_
去完善

译文
但愿能远离尘世的纷扰,在春花秋月中安然度日。
李诗颖_
去完善
释义
辞社:辞别尘世喧嚣;宴春秋:享受岁月静好。
李诗颖_
去完善
赏析
上片开篇“倾盖相逢胜白头”点明了人生际遇的无常与缘分的奇妙,一种豁达之情跃然纸上。“故山空复梦松楸”则转入思乡之愁,将漂泊游子的心境刻画得细腻而深刻。下片从现实转向理想,“卖剑买牛吾欲老”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朴素的愿望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乞浆得酒更何求”进一步强化了知足常乐的主题。结尾“愿为辞社宴春秋”,则是对自由、闲适生活的终极追求,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整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表达了个人情怀,也折射出宋代文人普遍的归隐意识。
李诗颖_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此词创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春天,正值苏轼被贬谪黄州时期。在这一年间,苏轼历经人生挫折,身心疲惫,但他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苦。 在苏轼生活的时代,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新旧党争激烈。由于与王安石的变法理念不合,苏轼多次遭到贬谪,先是被贬到杭州,后来又远谪黄州。然而在这样的逆境中,苏轼依然保持着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用自己的文采才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世所景仰。 在《浣溪沙》一词中,苏轼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景,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他以清澈的文字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和坚定的信念。
李诗颖_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