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闻刘宫苑舟中琵琶诗

标题包含
夜闻刘宫苑舟中琵琶诗
系舟江岸两相闻,弦索嘈嘈恍未分。 不得长安水边见,却于湓浦夜深闻。 穷愁似影长随我,乐事如年不负君。 会意檀槽求一醉,世间荣辱任纷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舜民,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洲渔父。北宋文学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等大家都有交往。 他生于宋仁宗时期,具体生年不详。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家境富裕。张舜民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泛结交名士,学识渊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把船停靠在江边相互倾听,琴弦的声音嘈杂难以分辨。 无法在长安的水边相见,却能在湓浦的深夜听到彼此的声音。 贫穷和忧愁像影子一样一直伴随着我,但快乐的日子不辜负你的期望。 了解彼此的内心,希望借酒消愁,世间的荣辱就任由它们去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刘宫苑:指唐朝著名音乐家刘禹锡,被誉为“宫苑”。 2. 湓浦: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一处地名,此处借指繁华的京城。 3. 穷愁:指诗人自己因遭贬谪而处境困顿、心情忧郁。 4. 乐事如年:形容欢愉的时光短暂。 5. 檀槽:用檀木做的琵琶上架弦的格子,此处代指琵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音乐与人生的诗歌。第一句“系舟江岸两相闻”为舟中人听见琵琶之声的情景,以声音开始,暗示琵琶弹奏者技艺高超,琴声动人。紧接着“弦索嘈嘈恍未分”则描绘了琵琶弦声繁复,表现出演奏者的技艺娴熟。第二联转入历史故事,表达出作者未能得见的遗憾,琵琶之音提醒着他身处逆境。第三联写人生苦乐相依,世事如梦。而最后两句则以“会意檀槽求一醉,世间荣辱任纷纷”作结,强调生活中及时行乐的态度,寓意应摆脱世俗纷扰,从音乐中获得快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情于景的手法,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闻刘宫苑舟中琵琶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75年左右的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张舜民正处于他的青年时期,风华正茂,颇有抱负。然而,当时的社会政治局势并不稳定,北宋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边疆的军事威胁使得诗人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张舜民在夜晚聆听了刘宫苑舟中的琵琶演奏,被琵琶声中的情感深深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