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 其一
谁为花王定等差,清芬端合佩金犀。
上林他日移根去,应记诗仙彩笔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能决定花卉的等级,它们的清香正适合佩戴在犀角上。日后有人将它们移植到皇家花园中,应当记住那位用彩色画笔描绘这些花的诗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指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进行的和诗。
2. 蔡瞻明:人名,即蔡襄,宋代著名文人。
3. 木犀:即桂花,属木樨科植物。
4. 花王:指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
5. 定等差:确定等级次序。
6. 清芬:清香的气息。
7. 金犀:古代高级官员的配饰,这里指代权贵。
8. 上林:汉代皇家园林,这里借指皇家花园。
9. 移根:移植花木。
10. 诗仙:指李白,因其诗歌才华横溢,被后世誉为“诗仙”。
11. 彩笔:指文人的生花妙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洪适的一首咏物诗,题目中的“次韵”表示这是按照别人的诗韵和韵律创作的诗歌。诗中描述了木犀(一种桂花的别称)的芬芳和美丽,并表达了对它未来的期许。
首句“谁为花王定等差”,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是花中之王?这句诗句展现出作者对于花卉的独到见解。接下来,作者用“清芬端合佩金犀”来形容木犀的香气。这里“金犀”指的是金色的桂花,“佩金犀”形象地描绘出桂花像佩戴在身上的饰品一样,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第三句“上林他日移根去”,暗示了诗人期待木犀有朝一日能移栽到皇家花园(上林苑)。这里的“上林”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名字,用来比喻繁华的景象。最后一句“应记诗仙彩笔题”,表达了作者希望未来的人们在欣赏这美丽的木犀时,会想起这首诗以及诗人对其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 其一》是南宋诗人洪适创作的一首描绘木犀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局相对稳定。然而,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这使得南宋的文人墨客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在这种背景下,洪适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对国家的期望。
洪适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他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他历任南宋朝廷要职,关注国家大事,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此外,他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交往密切,彼此交流文学创作心得。在与好友蔡瞻明的唱和过程中,洪适写下了这首《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 其一》,展现了他在草木花卉中发现生活之美、寓情于景的才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