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舟行西湖诗赠诸友

标题包含
舟行西湖诗赠诸友
二十年来云水身,今凡七度踏京尘。 丝长岁月能多少,粟大功名徒苦辛。 白日戏陪人世事,绿烟锁断洞门春。 云岩月岫今何处,一听猿声一怆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二十年的岁月里,我已经游历四方,如今已经是第七次来到京城了。时间的流逝无法衡量,追求功名却只能带来辛苦和痛苦。白天陪伴着人们度过世事纷扰,而夜晚则独自体验生活的寂静。那些曾经游历过的山山水水如今已身在何方?每一次听到猿猴的啼哭声,都会触动我的心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舟行西湖诗赠诸友:诗名,描述了在西湖边乘舟出行并与朋友们共同作诗的场景。 2. 白玉蟾:南宋著名道士、诗人。 3. 云水身:形容四处漂泊的僧人、道士生活。 4. 二十年来:指白玉蟾自小离家学道的二十年。 5. 今凡七度踏京尘:指作者在京城生活期间已来来回回共七次。 6. 丝长岁月能多少:形容时间的长度和流逝。 7. 粟大功名徒苦辛:意指虚浮的功名利禄只能让人痛苦挣扎。 8. 白日戏陪人世事:指白天参加社交活动,周旋于世俗事务中。 9. 绿烟锁断洞门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10. 云岩月岫:云中的山岩和月光下的峰峦,这里代指神仙修炼之地。 11. 一听猿声一怆神:每次听到猿猴的哀鸣都会引起心中的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道士白玉蟾游历京师时的作品,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他的人生体验和道家的思想境界。 首联“二十年来云水身,今凡七度踏京尘”表达了作者四处飘荡、求道修身的历程,以及他第七次来到繁华的京城,表达出诗人沧桑的岁月感。 颔联“丝长岁月能多少,粟大功名徒苦辛”则揭示了名利如浮尘,世人追求的功名就如米粒般渺小,相比之下更应当珍惜光阴,揭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脱态度。 颈联“白日戏陪人世事,绿烟锁断洞门春”描绘了白日里熙熙攘攘的人间景象和幽静玄妙的洞府,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把社会现实与精神世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其淡泊心境。 尾联“云岩月岫今何处,一听猿声一怆神”则借助于自然界中的猿声,引发诗人的愁绪,抒发了怀念故乡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哀伤,体现出世态无常的深刻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