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
猩巾绉折亚枝红,独现精神万绿中。
带种归来传博望,动人咏处想荆会。
触风绛彩逃春艳,萦火朱房烁暑空。
别有盆窠培埴异,深黄线碧不相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猩红色丝绸褶皱纹理精致优雅,在一片绿意盎然之中显得格外突出。这种珍稀的品种被带回传播广远的地方,让人不禁想起战国时期的文人墨客。风吹过,绛红色的色泽如春天的花朵般绽放;火光映照下,朱红色的果实犹如夏日星空中的繁星。这独特的植物品种栽培方式不同寻常,其颜色深浅、线条曲直也各有特色。
去完善
释义
1. "猩巾绉折亚枝红":猩,指红色;绉折,形容花朵绽放时的形态;亚,接近的意思;枝红,即红花。整句的意思是:鲜艳的红色花朵在枝头绽放,花朵的形状如同褶皱的布料般舒展。
2. "独现精神万绿中":独,独自;现,显现;精神,这里指花朵的精神面貌;万绿,指的是周围的环境,即其他的绿叶。整句的意思是:在这繁茂的绿色环境中,唯独这朵红花凸显出它的独特和美丽。
3. "带种归来传博望":带种,带着种子;归来,带回;传,传递;博望,这里可能指西汉的张骞,他因出使西域而闻名,传说他曾带回石榴的种子。整句的意思是:把石榴种子带回中原并广泛传播的人。
4. "动人咏处想荆会":动,打动;人咏,人们吟咏;想,想到;荆会,这里的“荆”可能是指屈原,因为他写过《楚辞·九歌·湘君》一诗中提到过石榴,诗中的“荆磊兮鼋峰”,“湘君”被认为是屈原的自喻,磊,是石头的意思,鼋峰,是石头山。所以,荆会可以理解为屈原遇到石峰的情景。整句的意思是:人们在吟咏石榴时,会联想到屈原遇到的景象。
5. "触风绛彩逃春艳":触风,意思是当风吹过时;绛,大红色;彩,色彩;逃,避开;春艳,春天的艳丽景色。整句的意思是:当风吹过石榴花时,它那大红色的鲜艳色彩避开了春天的艳丽景色。
6. "萦火朱房烁暑空":萦火,环绕着火光;朱房,红色的果实;烁,闪耀;暑空,炎热的天空。整句的意思是:红色的石榴果实环绕着火光闪耀在炎热的天空中。
7. "别有盆窠培埴异":别,另外;有,拥有;盆窠,花盆;培埴,培育种植;异,不同。整句的意思是:另外有一种通过花盆培育种植出来的石榴,与自然的生长方式有所不同。
8. "深黄线碧不相同":深黄,指黄色的深度;线碧,绿色的线条;不,表示否定;相同,一样。整句的意思是:黄色的深度和绿色的线条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去完善
赏析
董嗣杲的《石榴花》是一首描绘石榴花的美丽与特点的诗歌。首联通过描述猩红的石榴花盛开在绿叶丛中,展现了石榴花在众多绿色植物中的独特魅力。颔联则提及石榴花的传播历史以及其引发人们的感叹。颈联用“触风绛彩逃春艳”来表现石榴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和美丽;而“萦火朱房烁暑空”则描绘了石榴花在夏日炎炎下的旺盛生命力。尾联则表现了石榴花的不同栽培方式以及不同的颜色变化。整首诗通过对石榴花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及生命力的赞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榴花》是南宋诗人董嗣杲的一首描绘石榴花的五言绝句诗。这首诗意境优美,通过赞美石榴花的艳丽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董嗣杲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软弱无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然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许多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其次,我们要了解董嗣杲的人生际遇。董嗣杲是一位有抱负的文人,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取得功名,这使他深感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歌创作中,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最后,我们要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末年,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金国屡次南侵,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然而,在这个时期,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