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菩萨蛮

标题包含
菩萨蛮
杏花寒食佳期近。 一帘烟雨琴书润。 砌下水潺潺。 玉笙吹暮寒。 阳台云易散。 往事寻思懒。 花底醉相扶。 当时人在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杏花和寒食节即将到来。 烟雨中的书香特别滋润。 台阶下的溪水潺潺流淌。 玉笙吹奏出暮秋的寒冷。 云雾弥漫的阳台容易消散。 回想往事让人懒得思考。 在花丛中相互扶持醉酒。 那时的人已经不在了。
去完善
释义
1. 杏花:指杏花开放的时节。 2. 寒食: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民间有禁火扫墓的习俗。 3. 佳期:美好的时光。这里指的是寒食节的来临。 4. 一帘烟雨:形容春天细雨蒙蒙的景象。 5. 琴书润:指雨水使琴书变得湿润。 6. 砌下:台阶下面。 7. 水潺潺:水流声。 8. 玉笙:一种吹管乐器,古代用于祭祀、娱乐等活动。 9. 吹暮寒:在傍晚时分吹奏玉笙。 10. 阳台:代指与恋人相聚的地方。 11. 云易散:形容相聚的时光短暂。 12. 寻思:思考。 13. 懒:厌倦。 14. 花底醉相扶:指在花丛中醉酒时互相扶持。 15. 无:虚无,消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画面,词人曾觌通过对春天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杏花寒食佳期近”一句,通过描述杏花的盛开和寒食节的到来,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一帘烟雨琴书润”进一步表现了烟雨朦胧中的清新脱俗之感,让人感受到词人的高洁品格。紧接着的“砌下水潺潺。玉笙吹暮寒。”两句则展示了傍晚时分,流水潺潺、暮色苍茫的景致,同时借“玉笙吹暮寒”表达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阳台云易散。往事寻思懒。”则以王昭君的典故为契机,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而“花底醉相扶。当时人在无。”则是诗人化用李商隐的诗句,委婉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是南宋词人曾觌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62年前后,正值宋金和战交替之际。曾觌在这时期因为才学出众,被选为孝宗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经历了皇室的繁华与衰败。 在北宋灭亡后,南宋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北方的汉族人民在金国的统治下备受压迫,而南宋朝廷却偏安江南,无心北伐。此时,辛弃疾、陆游等一批爱国诗人兴起,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批判。 曾觌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深受皇室的荣宠,另一方面又深感国家命运的沉重。他的词作以婉约柔美著称,但在这种背景下,也透露出一丝沉痛的哀愁。《菩萨蛮》一词通过描绘深夜的美景,抒发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