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桂林友人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的家在美丽的桂林,每天都砍下桂树枝做饭。为何东方院子里的树,每年都在等待着一根枝条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君家:你家。这里指桂林友人居住的地方。
2. 桂林:地名,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3. 日伐桂枝炊:每天砍伐桂树的枝条做饭。这里的“桂枝”指的是桂树的枝条,可以用于烹饪。
4. 东堂树:东方的庭院里的树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东堂的一棵特别的桂树。
5. 年年待一枝:每年都等待着这棵树上长出新的桂树枝。这里的“一枝”指的是桂树的枝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桂林”为意象背景,通过描述桂树的采摘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渴望。诗中的“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生动地描绘了桂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以及友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期望与友人重逢、共享美好时光的期盼。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咏物寓情,表现出诗人对生活、友情和自然的感悟和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桂林友人》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这段时间里,李频曾多次游历江南,结交了许多朋友。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时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江南地区相对较为安定,经济繁荣,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来游历。李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怀着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写下了这首充满感伤的离别之作。
在这首诗中,李频以桂林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与朋友别离的哀伤之情。他以江水比喻时光的流逝,以舟船比喻人生的无常,流露出对家乡和友情的深深眷恋。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