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垓下歌

标题包含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BaOboO
去完善

译文
拥有横扫山峰的力量和胸怀世界的气概,时运不佳让战马无法奔跑。无法奔跑的战马该如何是好,心爱的虞姬啊,我又该如何是好。
BaOboO
去完善
释义
1. 力拔山:指力量大到可以拔起山脉,形容力量之大。 2. 气盖世:气势超过了世界,表示气概豪迈。 3. 时:时机、时间。 4. 不利:不利于自己。 5. 骓:毛色苍白相杂的马,这里指项羽的坐骑乌骓马。 6. 逝:行走。 7. 可奈何:对某事感到无可奈何。 8. 虞:即虞姬,项羽的爱妾。 9. 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表示面对困境的无奈。
BaOboO
去完善
赏析
《垓下歌》是霸王项羽在被围垓下时所唱的一曲千古绝唱。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表现了项羽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无敌。他以一人力大无穷,能够撼动山河,气势磅礴,足以震慑世界。 然而,接下来的“时不利兮骓不逝”却笔锋一转,道出了英雄末路的悲哀。时运不济,连他那匹宝马也无力驰骋,这表达了命运的无常和现实的无奈。 紧接着的“骓不逝兮可奈何”是对命运的深深叹息,他的骏马无法离去,面对如此困境,他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最后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则是对心中至爱的牵挂与不舍。他在担忧心爱的女人虞姬的命运,无尽的忧虑和悲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体来看,这首《垓下歌》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项羽一生波澜壮阔的英雄事迹,以及他生命最后一刻的无奈与深情,堪称中国古诗词中的瑰宝。
BaOboO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临死之前创作的一首壮烈悲歌。据史书记载,这首诗创作于公元前202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时期。这一时期,项羽和刘邦分别领导着不同的政治势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以项羽的失败告终。 在这段时间里,项羽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曾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带领军队屡次取得胜利,但最后却败在了刘邦的手下。在垓下之战中,项羽被敌军团团包围,失去了逃生的机会。在这样的绝境之下,他创作了这首《垓下歌》,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战争的不满。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诸侯国的割据,各地纷争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项羽的遭遇无疑具有很高的代表性,他的悲剧性命运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抒发感慨的对象。
BaOboO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