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雪中偶题

标题包含
雪中偶题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谷(851年-910年),字守愚,唐朝末期著名诗人。他的籍贯是江西宜春,出生于书香世家。 郑谷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59年)中进士,历任京兆尉、都官郎中等职务。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为直言不讳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飘散在寺庙房舍的茶烟雾弥漫开来,浓密地洒落在歌舞楼的酒劲稍显淡薄。江面上夜晚的景象正适合绘画,渔夫披着蓑衣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而归。
去完善
释义
《雪中偶题》是唐朝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以下是注释: 1. 郑谷:唐朝诗人,字守愚,以《鹧鸪》一诗闻名于世,有“郑鹧鸪”之称。 2. 僧舍:僧人的住处,即寺庙。 3. 茶烟:指茶叶在热水中浸泡时产生的烟气。 4. 密洒:密集地飘落。 5. 歌楼:供唱歌跳舞的楼台。 6. 酒力微:酒力减弱,表示饮酒后的醉意消退。 7. 江上:江边。 8. 晚来:傍晚时分。 9. 堪画处:可以入画的地方,形容景色美丽如画。 10. 渔人:捕鱼的人。 11. 一蓑:一件蓑衣,古代用草编织的用于遮雨的衣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雪景图。首句“乱飘僧舍茶烟湿”,写出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僧舍,茶烟弥漫在空气中,与雪交融在一起的场景。这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喜爱。第二句“密洒歌楼酒力微”,则是以雪为背景,凸显了歌楼的繁华热闹,同时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心情。诗人借此表达了世人对红尘世界的眷恋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心理。接下来的第三句“江上晚来堪画处”,写出了江南水乡的柔美风韵,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在此时的心境趋于平静。最后一句“渔人披得一蓑归”,展现了渔民披着蓑衣归来的画面,赋予诗作浓厚的隐逸色彩。整首诗诗意境丰富,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又体现了他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中偶题》是唐朝诗人郑谷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晚期,具体年份不详。 在这个时期,郑谷作为一个文人和官员,身处动荡的时局之中。当时的唐朝已经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郑谷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个人生活方面,郑谷的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又因各种原因被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促使他在诗歌中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雪中偶题》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唐朝晚期的动荡时局和郑谷的个人生活经历。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人文内涵和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