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步谒杨令于乌龙寺
举头廓廓见晴虚,山色秋光得自如。
杖履可行三里近,斧斤不赦万松疏。
上人坐设刀圭饮,乃祖家无担石储。
语罢寒温晚归去,相逢应不问迁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抬头便能看见那晴朗的天空,秋天的山色显得如此自然。走几步就可以看到三里的地方,而那里松树稀疏,仿佛被斧子砍过一般。和尚们一边闲聊一边享用着茶点,他们的家里并没有什么珍贵的储备。聊完天寒暄一番之后便各自回去了,以后相逢或许不再询问彼此的生活变迁。
去完善
释义
1. 廓廓:开阔明亮的样子。
2. 晴虚:晴天中的虚空,指天空。
3. 得自如:形容山色和秋光的姿态自然,不受拘束。
4. 杖履:走路时的工具,这里指步行。
5. 三里近:距离乌龙寺的距离。
6. 斧斤:砍伐树木的工具。
7. 万松疏:形容松树稀疏的样子。
8.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9. 刀圭饮:指药酒。
10. 担石储:形容家中粮食不多,仅能维持一段时间。
11. 寒温:问寒问暖,关心之意。
12. 迁除:古代官员调动职务的方式。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举头廓廓见晴虚,山色秋光得自如”中,诗人以“晴虚”代指天空,展现出晴朗明净的意境;而“山色秋光”则描绘出秋天的景色之美,二者相得益彰。通过这一景象,诗人表达出内心的恬静与释然。
颔联“杖履可行三里近,斧斤不赦万松疏”中,“杖履”意为扶杖而行,象征年迈者悠然自得的状态;“斧斤”即斧头,这里指砍伐树木的工人,象征着劳动人民。“三里近”暗含着对距离的限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万松疏”则暗示了树木繁茂的山林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同时,此联还传达出一种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
颈联“上人坐设刀圭饮,乃祖家无担石储”中,“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此处指乌龙寺的高僧;“刀圭饮”是中药的一种剂型,寓意高僧德行高洁,可以治疗人们心灵的创伤。“乃祖家无担石储”是说僧人虽出身贫寒,但已舍弃世俗杂念,追求精神的解脱。诗人通过对僧人的赞美,表现出对其超脱境界的敬仰。
尾联“语罢寒温晚归去,相逢应不问迁除”中,“寒温”指生活中的琐事,这里表示诗人与僧人在畅谈之后,渐渐散去。“迁除”指官职的升降变动,表示世俗的名利地位。在这最后一句诗里,诗人表达了对僧人那忘却红尘纷扰、清心寡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愿意跳出尘世纷繁、追寻精神自由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