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朱季文即事

标题包含
和朱季文即事
种竹多临水,山随云影藏。 夏深元有暑,秋浅未全凉。 个个飞萤入,双双归燕忙。 几年观物理,不复叩员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侃,字直夫,号南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的名臣,曾担任宰相一职。 张侃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种植绿竹亲近水边,山峦的倒影随着云彩的飘动而时隐时现。 夏天的深处原本就炎热无比,秋天的来临也只是微带凉意。 一只只萤火虫飞入竹林,一双双燕子忙碌地回归巢穴。 多年来观察自然界的规律,我已经不再祈求上天的庇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朱季文: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期名士,官至大理寺评事,擅长书法。 2. 和:在古汉语中,“和”表示和诗之意,即依照他人的诗歌主题、形式等写一首诗。 3. 即事:这里指朱季文的某篇诗作。 4. 种竹多临水:形容种竹之地临近水源。 5. 山随云影藏:意指云雾遮挡了山脉的轮廓。 6. 元有暑:原本炎热。 7. 秋浅:秋天刚开始。 8. 归燕忙:燕子的忙碌场景。 9. 观物理:观察万物变化的规律。 10. 不复叩员苍:不再向青天祈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诗描绘了夏日景色及自然现象。前两句“种竹多临水,山随云影藏”通过竹林、水波和山云的意象展示了一幅静谧的风景画。接下来的“夏深元有暑,秋浅未全凉”揭示出季节特点,诗人以“夏深”和“秋浅”的措辞表达了时间流转中的感受。 随后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个个飞萤入,双双归燕忙”中飞萤与归燕的存在生动展现了夏日夜晚和秋日天空的场景。在最后的“几年观物理,不复叩员苍”里,诗人表示自己在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感叹时光的流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朱季文即事》这首古诗是南宋著名文人张侃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4年左右,时值南宋末期,金国已灭,宋室南渡之后国家局势暂时平静。然而,此时的南宋已经积弱难返,外部蒙古势力日益强大,内部政治腐败,民众疾苦,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时期。 张侃在当时是一个心怀壮志的士人,他与许多有识之士共同呼吁变革,试图挽救国家的危机。然而,他在政治生涯上并不顺利,曾多次受挫。这使他感到悲哀和无奈,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人生际遇体现在他的诗作之中,如“扪心只自怜”、“怀古独伤今”等诗句,反映出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末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外敌压迫,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而知识分子们普遍感到理想破灭,壮志难酬,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忧虑。这种情绪反映在张侃的诗中,如“檐花细雨昏”、“试望青青色”等描绘景象的句子,都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