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赤壁

标题包含
过赤壁
几年青史说周郎,赤壁乌林在武昌。 明日有人山下过,一樽容我吊兴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沉淀,我们如今还在传颂着有关周瑜的故事,赤壁之战和乌林战役的发生地就在如今的武昌。明天有游客在山脚下路过,我会倒上一杯酒,悼念那段辉煌的历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史:即史册,历史记载。这里指历史的记载。 2.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郎”是尊称。 3. 赤壁:古战场名。位于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此地大败曹操军队,由此产生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文化传说。 4. 乌林:古战场名。位于今湖北洪湖市东南长江北岸。也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战役地点。 5. 武昌:今湖北省会武汉市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都城。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胜利,赤壁的乌林和乌林附近的战场都属于孙权的统治范围,因此作者将这两个地方都看作是武昌的地界。 6. 一樽:即一杯酒。这里表示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敬意。 7. 容我:允许我,让我。 8. 吊兴亡:凭吊历史上的兴衰成败。
去完善
赏析
《过赤壁》是南宋诗人袁说友创作的一首描绘赤壁战场的诗。诗人在游历赤壁时,感慨历史风云,通过对比当年周瑜的英勇事迹与今日赤壁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岁月沧桑、英雄已逝的遗憾之情。 首句“几年青史说周郎”,是说历史上的周瑜风华正茂、英武非凡,但如今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只能从史书中了解他的风采。诗人以此表达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第二句“赤壁乌林在武昌”,揭示了赤壁和乌林的具体位置,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赤壁和乌林曾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场,这里发生过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然而,现在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隐藏在武昌的山野之间。 第三句“明日有人山下过”,描述了诗人在次日再次经过赤壁战场时的情景。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心情,也暗示了赤壁战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成为了人们缅怀历史和凭吊古迹的地方。 最后一句“一樽容我吊兴亡”,表明了诗人想要以酒为祭,悼念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逝去的人们。这句诗表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间兴衰变化的感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赤壁》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90年。这一年是南宋庆元六年,南宋国力日益衰弱,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 此时,袁说友任太平州刺史,正值他人生中的一个低谷期。在此之前,他曾历任江西、广东等地的提举,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然而,因官场斗争失利,被贬为太平州刺史,远离政治中心,心情难免有些低落。 在宋代,赤壁一直是文人墨客抒发壮志和感慨历史的胜地。当年苏轼曾在此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赤壁赋》。如今,袁说友来到赤壁,再次触发他的豪情壮志和历史感慨。他在《过赤壁》中写道:“水军何日在,暮霭久无声。剩有周郎石,无复孔明城。”以此表达他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以及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