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菩萨蛮·中吕调

标题包含
菩萨蛮·中吕调
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残日倚楼时。断魂郎未知。 阑干移倚遍。薄幸教人怨。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北宋著名词人。他出生于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后中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判官等地方官职。晚年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查看更多
Hi wo自由
去完善

译文
美人们再次急急忙忙离去。马蹄声回荡在垂杨柳的道路之间。夕阳西下,我在楼上倚栏远望。然而我的心儿破碎,我的郎君仍不知晓。 我多次变换倚靠的位置,心中充满了忧郁和抱怨。然而月亮却显得多愁善感,始终陪伴着我,映照在每一个地方。
Hi wo自由
去完善
释义
1. 菩萨蛮:词牌名; 2. 中吕调:宫调名; 3. 玉人:美人; 4. 又:再; 5. 匆匆:急急忙忙; 6. 马蹄:马的蹄子,这里指代骑马的人; 7. 何处:哪里; 8. 垂杨路:杨柳依依的小路; 9. 残日:即将落下的太阳; 10. 倚楼:靠在楼上; 11. 断魂:极度伤心; 12. 郎:男子; 13. 未知:不知道; 14. 阑干:栏杆; 15. 移倚遍:多次移动依靠; 16. 薄幸:薄情寡义; 17. 教人:让人; 18. 怨:抱怨; 19. 明月:明亮的月亮; 20. 却:反而; 21. 多情:对他人富有同情心; 22. 随人:跟随他人。
Hi wo自由
去完善
赏析
《菩萨蛮·中吕调》张先这首词婉约动人,以一位女子等待心爱之人归来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离合的深刻体悟。上阕以“玉人又是匆匆去”开篇,写女子与心爱之人别离的场景。接着以“马蹄何处垂杨路”设问,暗示男子离去的方向。最后两句“残日倚楼时。断魂郎未知”,描绘了女子在夕阳下独倚高楼,伤心欲绝的情景。而下阕则进一步渲染女子的孤独和无奈。其中“阑干移倚遍。薄幸教人怨”两句,既表达了女子四处寻找男子的焦虑,又寓含着对男子不珍惜情感的埋怨。最后,“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则借明月的形象,寄托了对男子的深切思念和盼望。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Hi wo自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中吕调》是北宋著名词人张先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98年前后,正值宋真宗时期。当时的北宋王朝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后,逐渐走向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繁荣。这一时期,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开始出现并流行起来,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绘生活的重要载体。 张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即以才情出众而闻名,曾任尚书郎、秘书省正字等职。然而,尽管他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却始终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在官场上,他目睹了诸多黑暗现象,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在这一时期,北宋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面对这一现实,张先深感自己的无力,于是他选择了以词为载体,抒发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在这首《菩萨蛮·中吕调》中,他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年华流逝、世事无常的无奈之情。
Hi wo自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