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严陵钓台一首

标题包含
题严陵钓台一首
西都庸庸生祸胎,东都切切绳公台。 平生故人苦畏辱,坐定白云那肯来。 沉几深略满帝腹,且憩先生一双足。 使知天上麒麟儿,不似犬羊甘豢畜。 渭滨老叟不自持,为人人以鹰名之。 岂识桐江一竿竹,依旧秋风鱼正肥。 古来贤者亦避世,往往适逢天地闭。 得如建武亦不恶,又值首阳难降志。 山木阴阴江面寒,此天别在壶中宽。 几曾流出桃花去,宝气自骇人间观。 当时不愿世知己,称到于今却如此。 塞马得失天好还,千驷齐侯不穷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阮,字南卿,号义丰,又号无功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学者,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 西方之都庸碌繁衍祸端,东方之都密切紧逼正义之台。 一生挚友苦难重重羞于受辱,静坐在白云之下不愿出现。 深思熟虑充满帝王胸怀,暂且让这位老先生歇息片刻。 让他们知道天上的才子,不似普通的动物轻易被豢养。 渭水之滨的老者难以自持,被人们像鹰一样看待。 怎能知道桐江边的那一竿竹子,依然迎接着丰收的秋风。 自古以来贤人选择隐居避世,常常遇到天地闭塞的时刻。 能够如同建武时期那样也不错,又恰好在首阳山难以降服志向。 山林阴郁江面寒冷,此处天地别有一番宽广。 曾经那些美好的事物如今已不复存在,珍奇之物仍然使世人惊讶。 过去不愿意被世人所知,现在却被称赞不已。 边塞战马的得与失,上天自有好生之德;千匹骏马齐侯仍不从道义。
去完善
释义
1. 西都:这里指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 2. 东都:这里指洛阳,古代中国的另一个都城。 3. 庸庸:形容平凡而无所作为的人。 4. 祸胎:招致灾祸的根源。 5. 切切:形容急迫的样子。 6. 绳公台:一个公共广场,用来展示被惩罚的人的罪行。 7. 畏辱:害怕受到侮辱。 8. 白云:指高洁的品行。 9. 沉几深略:指深沉的心机与谋略。 10. 帝腹:皇帝的周围。 11. 麒麟儿:比喻有才能的人。 12. 不似犬羊甘豢畜:不像那些愿意被豢养的人。 13. 渭滨老叟:指姜太公,他曾用直钩钓鱼。 14. 桐江:位于浙江的一个河流。 15. 风鱼正肥:意思是这里的鱼很肥美。 16. 避世:避开世俗纷争,过隐居生活。 17. 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 18. 首阳:地名,伯夷、叔齐两位隐士在此处饿死。 19. 降志:降低自己的志向。 20. 山木阴阴:形容树木繁茂。 21. 江面寒:形容江水寒冷。 22. 壶中宽:比喻隐居生活的舒适。 23. 桃花:指桃花源,象征理想的生活。 24. 宝气:指美好的品质。 25. 骇:使……感到震惊。 26.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 27. 千驷齐侯: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 28. 不穷理:不了解事物的道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歌。诗人以严陵钓台的典故为引子,表达了对于东、西两都俗世的批判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西都庸庸生祸胎,东都切切绳公台”开篇,表达了对东西两都权谋之争的不满,认为这种斗争会带给人们不幸。接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故人的心态,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对世俗的恐惧和逃避。同时,诗人也以沉几深略的智谋以及天上麒麟儿的比喻,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忠诚和对俗世的抗争。 接下来,诗人又以渭滨老叟和桐江一竿竹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古来的贤者们往往选择在天地闭时避世,这样可以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建武时期的向往,同时也提到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暗示自己在面临困厄时也愿意坚守自己的信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山木阴阴、江面寒冷的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他提到壶中的世界,意味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独立的。诗人还通过桃花的比喻,强调了自己的价值观与世人不同,对于世事的认识更加深刻。最后,他以塞马得失和千驷齐侯的故事,表明了对于人生得失的态度,以及对世间道理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严陵钓台一首》是南宋诗人王阮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东汉隐士严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失望。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正处于金兵入侵、山河破碎的危机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抗金斗争,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诗人王阮并没有成为这些英勇抵抗者中的一员,反而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诗歌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诗人在这段时期内的人生际遇。王阮本是南宋的一名官员,由于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如意。在屡次受挫后,他决定辞去官职,回到家乡隐居。这段经历使得他对隐逸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促使他创作了许多以隐逸为主题的诗篇。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与诗人有关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百姓疾苦,金兵的不断侵略使得国家的局势愈发严峻。面对这样的困境,许多文人选择投身抗金斗争,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国家。然而,也有一些像王阮这样的文人,他们对现实政治深感失望,于是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