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马上回见野塘荷花盛开感成短篇
波面参差万萼红,直忧绛蜡日边融。
却应绝艳无仙骨,何事清香属钓童。
绿芰间成新样锦,画船撑动乱霞丛。
便能移植金堤畔,早恨曾淹浊水中。
一等生成劳化匠,独教荣落对熏风。
逢时得地俱难偶,古来贤才与尔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面上漂浮着参差不一的红花瓣,真担心它像蜡烛一样在阳光下沉融。
却原来是世间少有的艳丽之花,却没有仙人般的气质。为何它的清香属于那些垂钓的孩子?
绿色的菱叶之间构成了一幅新的画卷,画船在彩霞中穿梭。
如果能够将这美丽的花卉移植到金堤岸边,我早已厌恶了它在污水中的生存。
一等生的作品需要勤劳的园丁来培育,独自承受繁华与落寞,面对春风。
要想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找到知音是多么困难,从古至今,贤达之人和你一样命运多舛。
去完善
释义
1. 波面:水面。
2. 参差:长短不齐。
3. 万萼红:形容许多花蕾的粉红色。
4. 绛蜡:红色的蜡烛,这里比喻盛开的荷花。
5. 日边融:阳光照射下,荷花的红色显得更鲜艳。
6. 绝艳:极美的花朵。
7. 无仙骨:没有仙人的气质。
8. 清香:指荷花的香气。
9. 属:属于。
10. 钓童:钓鱼的小孩,这里指隐居者。
11. 绿芰:绿色的菱叶。
12. 新样锦:新的图案。
13. 画船:装饰精美的游船。
14. 乱霞丛:形容彩霞似的荷花。
15. 金堤畔:河边的堤岸。
16. 曾淹浊水中:形容荷花曾经生长在浑浊的水中。
17. 一等生成:指荷花。
18. 劳化匠:辛苦的花匠。
19. 独教:单独让。
20. 熏风:和风。
21. 逢时:遇到好的时机。
22. 得地:得到合适的环境。
23. 俱难偶:都难以相遇。
24. 古来贤才: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
25. 与尔同:和你一样。
去完善
赏析
《仙姑马上回见野塘荷花盛开感成短篇》这首诗歌以荷花的生长为背景,抒发人生哲理和感慨。诗中“波面参差万萼红”描述了池塘中盛开的荷花,繁茂而美丽。“绛蜡日边融”则暗示出荷花之美有时会被阳光所掩盖。在诗人眼中,荷花既有清丽的外表,又有仙人的气质,因此他写道:“却应绝艳无仙骨,何事清香属钓童。”荷花虽有绝世之貌,但缺少那一丝仙人的空灵之气,反而清香更显得纯真自然。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绿芰间成新样锦,画船撑动乱霞丛。绿色荷叶交织着红色花朵,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游船在花丛中穿梭,仿佛从彩虹般斑斓的霞光中穿过。同时,诗人又表达出对荷花命运的遗憾:虽然荷花美若仙子,但能生长在美好环境中的并不多,大部分荷花都要忍受生活在浑浊水中的困苦。
“一等生成劳化匠,独教荣落对熏风。”这两句表明万物皆有其规律,荷花的荣枯也是自然的轮回。即使仙姑下凡也难以改变这注定的一切。最后,诗人感慨道:“逢时得地俱难偶,古来贤才与尔同。”无论是荷花还是人间的贤才,要得到一个美好的时机和空间都是十分困难的,但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无法改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仙姑马上回见野塘荷花盛开感成短篇》是北宋著名诗人强至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9年,当时正值北宋中期,社会较为稳定,文化艺术繁荣。
在这一年里,强至经历了人生的转折点。他之前一直担任地方官员,兢兢业业为百姓服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经常受到排挤和打压。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信念,关心民生,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在这一年夏天,强至回到家乡,看到田野中的荷花盛开,美丽如画,心生感慨,遂写下了这首《仙姑马上回见野塘荷花盛开感成短篇》。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北宋文人墨客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性,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