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汉臣

标题包含
赠汉臣
夫子以贫病,终身复冻饥。 捉衿无可揽,数米不成炊。 何以谢蟋蟀,独能留扊扅。 徒劳问仓扁,王老是良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师因为贫穷和疾病,一生都在忍受寒冷和饥饿。 衣服破烂无法修补,煮饭都要一粒粒数米。 如何感谢那些勤劳的蟋蟀,只有它们不离不弃地陪伴着。 即使是无用的医生也可以去咨询,但真正的良药是内心的平和与善良。
去完善
释义
1. 夫子:指孔子,在此泛指有学问的人。 2. 捉衿:牵衣,形容生活贫困。 3. 数米:详细计量米粒,形容生活中精打细算。 4. 蟋蟀:《诗经·唐风·蟋蟀》中有“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的描述,此处借指生活的艰辛。 5. 独能:只有,表示唯一能做到的事。 6. 扊扅:门闩,指安家立业的根本。 7. 仓扁:即管辂,古代著名的医生,传说擅长起死回生之术。 8. 王老:指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李昭玘写给一位叫做汉臣的朋友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困境的同情和勉励。首联点出汉臣因贫病而常年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捉襟见肘,无法度日;颔联描绘其贫穷之至,家中无米下锅,难以为炊;颈联则指出尽管汉臣生活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依然保持着一种顽强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就像古代寓言中的蟋蟀一样能够留下自己的声音;尾联则是劝告汉臣不必过分担忧自己的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一切都将会好起来的。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深厚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汉臣》这首诗出自北宋诗人李昭玘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94年,当时正值宋朝哲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 在诗人的个人经历方面,李昭玘生于书香门第,家境殷实,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学多才,年轻时即已闻名乡里。后来,他进入官场,曾任官职,后因直言不讳,得罪权贵,被贬谪至偏远的地区。这段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北宋社会正处于新旧党争的漩涡之中。新党主张改革,旧党主张保守。李昭玘本人是倾向于新党的,他赞同新党的改革理念,认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然而,他在官场上的遭遇使他意识到,即使在新党当政的时期,也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这使他深感痛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