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方允迪家雨雪大作
肺腑群山襟带江,近人鸥鸟日成行。
每来问道维摩室,何幸浓薰班氏香。
雨脚雪花方间作,灯红酒绿正争光。
更烦采选消长夜,坐看回旋穴骼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深藏千山万水,襟怀宽广如长江;亲近之人如群鸥逐浪,每日成群结队共前行。
常常来访,在这座有学问的屋子中请教;有幸沾染了那浓烈的书卷香气。
雨点与雪片交织飘洒,灯光与酒色相互辉映;忙碌中度过漫长的夜晚。
更有闲暇时采集选编,静静观看那些忙碌着的灵魂在书海中不断探寻和成长。
去完善
释义
1. 肺腑:比喻内心或要害之地。这里指朱翌自己胸怀宽广,有远大的抱负。
2. 襟带江:形容地域辽阔,江河纵横。这里的“襟带”是古人用来形容江河的重要词汇,意为衣襟和腰带一样重要。
3. 近人鸥鸟日成行:指与友人交往频繁,如同海鸥在水面上飞翔。
4. 维摩室:维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位智者,朱翌借用这个词语表示他与友人在室内交谈,共同探讨真理。
5. 班氏香:指的是东汉班昭所著的《女诫》一书中的孝道观念,在这里表示家庭道德和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6. 雨脚雪花:形容雨雪交加的天气状况。
7. 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的城市景象,这里是作者对城市生活的描述。
8. 更烦采选消长夜:指在漫长的夜晚里,不断选择资料,以消除内心的烦扰。
9. 坐看回旋穴骼忙:指在忙碌的生活中,静观事物的变化,保持内心的平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方允迪共度雨雪之夜的场景。首联“肺腑群山襟带江,近人鸥鸟日成行”,以群山、江水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亲近自然的心态;颔联“每来问道维摩室,何幸浓薰班氏香”,通过与友人的交流探讨,表达了诗人在学识上的渴求和对友谊的珍视;颈联“雨脚雪花方间作,灯红酒绿正争光”,描述了雨雪交加的环境中,室内灯光和酒水相映成趣的画面;尾联“更烦采选消长夜,坐看回旋穴骼忙”,则展现了诗人深夜不倦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关心与思考。整首诗形象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夜宿方允迪家雨雪大作》是南宋诗人朱翌在公元1175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朱翌正担任京西北路安抚使,他的职责是维护地方的治安和稳定。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常需要在各地巡视,了解民生民情。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朱翌恰好夜宿在方允迪的家中。这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气温骤降,雨雪弥漫。然而,尽管环境恶劣,但朱翌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以诗言志,展现了他的坚韧与毅力。
此外,这个时期正是南宋历史的转折期。此前,南宋刚经历过“隆兴和议”,国家相对安定。但随着金国势力的逐渐强大,南宋朝廷开始担忧边境安全,纷纷加强武备。在这样的背景下,朱翌作为地方官员,肩负着保卫家园的重任,经常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