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竹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种植了这数百杆竹子,伴随我吟诗还被称为清闲官员。
它们不会随着妖艳的花朵争夺春天的光彩,独自坚守着自己的风骨等待寒冷的冬季。
竹叶拂过琴床带来雅致的情趣,竹影映在棋盘增添了几分欢乐。
即使明年被调离这里,依然能够在今年的冬天欣赏到这片竹林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官舍:官员的居所。
2. 萧萧:形容竹子茂盛的样子。
3. 百竿:形容数量众多。
4. 偏称:特别喜欢。
5. 闲官:清闲的官员。
6. 不随:不追求。
7. 夭艳:短暂而绚丽的生命。
8. 争春色:争夺春天的风光。
9. 孤贞:孤高贞洁的品质。
10. 待岁寒:度过寒冷的冬天。
11. 拂:轻轻掠过。
12. 琴床:放置古琴的桌子。
13. 雅趣:高雅的情趣。
14. 影侵:影子落在。
15. 棋局:棋盘。
16. 清欢:清静的欢乐。
17. 纵便:即使。
18. 量移:指官员被贬谪时酌情调整到较近的地方。
19. 犹得:仍然能够。
去完善
赏析
《官舍竹》是北宋诗人王禹偁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竹为题材,通过对竹子形象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清高脱俗的品格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竹子的数量、姿态和生长环境,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谁种萧萧数百竿”一句,写出了竹林的茂密和苍翠,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而“伴吟偏称作闲官”则表达了诗人与竹子为伴,共同品味悠闲生活的惬意。
接着,诗人从竹子的品质和精神层面进行深入探讨。“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两句,赞美了竹子不与桃李争春,独自坚守贞操,忍耐严寒的品质。这种品质象征着诗人的人格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独立人格和高尚品德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竹子的声音和影子与自己的生活相融的画面,进一步展现了竹子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愉悦。“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表现了竹子与诗人的闲暇生活紧密相连,使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和雅致。
最后,诗人通过设想来年即便要调任他处,但依然可以在冬天欣赏到雪中的竹子,表达了对竹子的眷恋之情。这里既是对竹子美好景色的留恋,也是对竹子精神的敬仰和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官舍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偁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94年,当时王禹偁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这段时间里,他的人生际遇充满曲折,从原本风光无限的朝廷重臣沦为被贬谪的官员,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公元10世纪末的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此时正值宋太宗赵炅统治时期,国家政权逐渐稳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政治斗争依然激烈。王禹偁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体现了当时朝廷对于忠诚敢言之士的打压。然而,这也为他提供了深入观察和体验民间疾苦的机会,促使他以更敏锐的眼光去关注民生问题。
《官舍竹》正是这一时期王禹偁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竹子的赞美。通过对官舍竹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身处逆境仍能保持高洁品性的坚定信念。这首诗歌颂了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同时也隐含着诗人虽受挫折但仍坚守信仰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