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归来馆
莫问渊明隔几尘,归来瓮面绿粼粼。
醉眠明月元无价,对画凌烟自有人。
绝口不谈当世事,掉头宁作太平民。
春来春去棋声外,不管人间局面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要问陶渊明离我们有多遥远,他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就像他一样,我们也能够在这个浑浊的世界里找到那份宁静。当我们醉卧在明月之下,它是无价的;面对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我们有着自己的崇敬和敬仰。我们不谈论那些纷争与战乱,而更愿意做那个安宁和谐世界里的平民百姓。春天来了又走,我们都在棋盘外生活,不必管世间的纷争与变乱。
去完善
释义
1.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描写田园生活著称,为后人所景仰。
2. 瓮面:指的是水面平静如瓮口。
3. 凌烟:指凌烟阁,唐朝宫殿内收藏功臣画像的地方,此处代指画家。
4. 当世:现世。
5. 掉头:把头转向一边,表示不理睬。
6. 太平民:指生活安稳的普通百姓。
7. 局面新:新的社会形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归来馆”,诗人方岳借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歌以对话的形式呈现,表达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执着追求。
首联通过对比陶渊明的生活与当前状况,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瓮面绿粼粼”形象地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在此间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颔联强调了诗人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他在功名面前的豁达与超脱。他陶醉于月色之美,又因画中的凌云壮志而感到自豪,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守。
颈联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冷漠态度,强调自己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他以陶潜为榜样,决心远离世俗纷争,追求内心的平静。
尾联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流逝,表达诗人身处棋盘外的悠然心境。他以春天的到来和离去为背景,展示了自己的超脱尘世、不为世事所累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归来馆》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后期,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战争频繁,民生疾苦。方岳作为南宋文人,深感家国之痛,曾以抗金复国为己任。然而随着南宋朝廷的腐朽和战乱的不断扩大,方岳的理想逐渐破灭。在这一时期,他选择了退居山林,过着隐逸的生活。
在隐居生活中,方岳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题归来馆》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方岳通过对“归来馆”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
总之,《题归来馆》的创作背景是南宋后期,作者方岳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抗金复国的理想破灭到退居山林的隐居生活。他的诗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