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哭郑丈四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哭郑丈四首 其三
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 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 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 后生无复见,媚学谩跹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郑丈:指郑玄,东汉经学家,精通诗经、周易等儒家经典。 2. 叶适:南宋文学家,主张诗文创作应追求自然、真实,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3. 插架轴三万:形容藏书丰富,可以插满书架的轴子有三万之多。这里以“轴”代指书籍。 4. 撑肠卷五千:形容学识渊博,腹有诗书五千卷。这里以“卷”代指书籍。 5. 京都:古代对京城的称谓,这里指当时的首都临安。 6. 通百郡:意为京城与各地联系紧密,如同交通发达的城市与各个郡县相通。 7. 溟渤汇群川:形容百川汇集,如同渤海一样宽广。这里用比喻的手法,表达知识汇集的广度和深度。 8. 人随汲:指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汲取知识。 9. 东西意各便:表示东西方的学问各有特色,适应不同人的需求和兴趣。 10. 无复见:无法再次见到。这里表示后人无法再目睹郑玄的风采。 11. 媚学谩跹跹:形容学者们争相模仿郑玄,却只学到皮毛,显得笨拙可笑。
去完善
赏析
《哭郑丈四首 其三》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歌。首联“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描绘了郑丈丰富的藏书和学问,如同大河流般渊博;颔联“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寓意郑丈的才情如百川汇集、诸郡相通;颈联“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赞美郑丈具有包容并蓄的气度,不拘一格地指导后学者;尾联“后生无复见,媚学谩跹跹”表达了作者对郑丈去世的痛惜以及对后辈失去良师益友的哀叹。整首诗深入浅出地揭示了郑丈的人品与才华,寄托了对先贤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郑丈四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叶适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组悼亡诗。这组诗深切悼念了逝世的友人郑丈,表达了诗人在失去挚友后的悲痛之情。此诗创作于1227年前后,此时叶适已步入老年,人生阅历丰富,对生死离别有了更深的感悟。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社会动荡不安,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然而,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之间的友谊更显珍贵。叶适与郑丈相交多年,共同度过了许多风雨岁月。当郑丈离世后,叶适感慨万分,用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心中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