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浦口潮来沙尾涨。
危樯半落帆游漾,水调不知何处唱。
风淡荡。
鳜鱼吹起桃花浪。
雪尽小桥梅总放。
层楼一任愁人上。
万里长安回首望。
山四向。
澄江日色如春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浦口的潮水涌来时,河边的沙滩也在不断地上涨。
高高的船桅半降,游船在水中荡漾,隐约传来不知何处的《水调》歌唱。
风轻云淡,吹起了鳜鱼的桃花浪。
大雪过后,小桥边的梅花总是竞相开放。
登高楼任由那忧愁的人儿登高望远。
回首望去,万里之外的长安城尽在眼前。
四面环山,那澄澈的江水如同春天的美酒。
去完善
释义
1. 浦口:上海附近的黄浦江口。
2. 潮来:即潮水上涨。
3. 沙尾:沙滩的边缘。
4. 危樯:高耸的船帆。
5. 半落:指船帆因风力不足而部分降下。
6. 游漾:游船荡漾在水中。
7. 水调:古代长江下游地区的一种民间歌曲。
8. 淡荡:形容春风轻柔舒卷的样子。
9. 鳜鱼: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鱼,肉质鲜美。
10. 桃花浪:桃花盛开的时节,鱼儿在水面翻腾,形成浪花。
11. 雪尽:梅花凋谢。
12. 小桥:这里指杭州西湖的小桥。
13. 层楼:高楼。
14. 愁人:心情忧郁的人。
15. 万里长安:指汉代的长安城,这里借指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16. 山四向:四周的山脉。
17. 澄江:清澈的江水。
18. 日色:阳光。
19. 春酿:春天酿造的酒,这里用来形容江水的清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江面的宽阔无垠、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们生活的闲适。诗人以质朴的语言,展示了江水的汹涌、船只的起伏以及悠扬的水调声。“浦口潮来沙尾涨”描述了江水上涨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江水的澎湃力量。而“危樯半落帆游漾”则体现了船只在水中的漂浮状态,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魅力。此外,诗人还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如“雪尽小桥梅总放”表现了梅花盛开的景象,传达出春天的气息;“澄江日色如春酿”则以澄澈的江水与明媚的阳光相映成趣,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整首词在表达自然的壮美与人世的悲欢之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令人陶醉于这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家傲》是宋代词人晁冲之的代表作,创作于公元1095年左右。这一时期,北宋正处于政治腐败、内外交困的局势中。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许多文人志士纷纷选择隐居田园,以此逃避现实的纷争。晁冲之便是其中之一,他选择了江南水乡作为自己的归隐之地,以诗言志,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南宋初年,政局动荡不安,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晁冲之以江南水乡为背景,创作了这首描绘渔民生活的《渔家傲》。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民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渔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