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华已老,对于功名的欲望也逐渐淡化,独自骑着瘦弱的马儿踏上了漫长的路途。
天亮前的孤村依旧灯光闪烁,那是有人在夜晚读书的光亮。
去完善
释义
1. 晁冲之:字叔用,南宋诗人,江西诗派中人。
2. 老去:年龄渐老。
3. 功名:指科举及第,做官。
4. 转疏:逐渐疏远。
5. 骑:动词,骑马。
6. 瘦马:身体瘦弱的马。
7. 取长途:选择长距离的路程。
8. 到晓:直到天亮。
9. 犹灯火:仍然亮着灯。
10. 读书:学习。
去完善
赏析
《夜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老之时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和独行在漫长旅途中的坚韧精神。他骑着瘦弱的马匹,独自走在漫漫人生路上。在这漫长的夜晚里,只有一盏明亮的灯火陪伴着他,照亮前行的道路。这灯光来自于一个孤独的小村庄,那里的人们在深夜依然坚持着对知识的追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坚定信念和对知识传承的热切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行》是南宋诗人晁冲之的作品。这首诗歌创作于1149年,正值南宋时期,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晁冲之,字叔用,号具茨山人,河南开封人。他年轻时即有才名,但因时代动乱,未能仕进,一生以读书著述为乐。
在南宋初期,金兵南下,宋室南渡,朝廷偏安江南,中原地区成为沦陷区。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晁冲之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这首诗《夜行》就是他在一次夜间出行时,有感而发之作。
诗中以“草”“云”等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夜晚行进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诗人通过描述自身的经历,传达出当时民众生活的艰难以及渴望安定和平的愿景。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现实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