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咸阳谒周文王武王陵有感

标题包含
咸阳谒周文王武王陵有感
文武由来几千载,园陵郁郁南山对。祀典频年石碣开,神功圣德昭如在。秦时寝殿空巍峨。极目萧条青草多。汉代诸陵谁复辨,离离禾黍秋风过。自昔豪华尽黄土。旗常独重周文武。伯气雄图久寂寥,丕承丕显垂终古。炎天使节走红尘,展拜焚香输寸诚。落日伤心数丘陇,东流清渭只无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文章和武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宁静的陵园与南山相对而立。祭祀的仪式每年都会在石碑前举行,神圣的功德如同明镜般清晰。秦始皇时的宫殿已经空空如也,只剩下无尽的萧瑟与满眼的青青草地。谁能分辨出汉代那些陵墓呢,只有秋风中繁茂的庄稼。曾经的繁华皆已成为尘土,唯有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旗帜仍在飘扬。雄壮的图画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伟大的传承却能永垂不朽。热情的天神在红尘中游历,他们前来祈祷并献上忠诚之心。夕阳映照下的坟墓让人悲伤,而清澈的渭水依然默默向东流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咸阳:位于今陕西省中部,为古都之一,西周、秦、汉均在此建都。 2. 周文王武王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周文王陵在北侧,周武王陵在南侧,合称“周陵”。 3. 几千年载:形容周文王、武王陵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4. 园陵:指陵园。 5.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6. 南山:指位于咸阳市南部的秦岭山脉。 7. 祀典:古代祭祀的礼仪制度。 8. 石碣:碑石。 9. 神功圣德:指周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 10. 昭如:明显、清楚的样子。 11. 秦时寝殿:指秦始皇时期修建的宫殿。 12. 极目:向远处看。 13. 萧条:冷清、凄凉。 14. 汉代诸陵:指汉朝皇帝的陵墓,如西汉的汉武帝陵等。 15. 离离:繁茂的样子。 16. 禾黍:泛指庄稼。 17. 旗常:亦作“旂常”,指古代帝王墓葬的标志。 18. 伯气雄图:形容周文王、武王的气概和宏伟蓝图。 19. 丕承丕显:出自《尚书·尧典》,意为“继承大业,发扬光大”。 20. 垂终古:流传久远。 21. 炎天使节:喻指朝廷官员。 22. 红尘:尘世间。 23. 展拜:表示敬意的礼拜。 24. 寸诚:诚心诚意。 25. 落日:夕阳。 26. 丘陇:坟墓。 27. 东流清渭:指渭水向东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咸阳谒周文王武王陵有感》是一首描绘作者在咸阳市拜访周文王和武王陵墓时的所见所感之作。诗中通过对比文王、武王的丰功伟业与秦汉两朝的衰落,表达了诗人对周文王和武王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咸阳谒周文王武王陵有感》是明代诗人张经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成化时期,明朝政治较为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事业也有所发展,这是诗人进行文学创作的良好环境。 在这期间,张经作为一位官员,既有身为臣子的忠诚和担当,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责任。他曾担任过浙江布政使、南京户部尚书等职位,在国家治理、民生福祉等方面有所贡献。然而,在那个时代,宦官权势熏天,朝政腐败,这使他深感忧患,并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 在拜访周文王、武王陵时,诗人回顾了这两位古圣先贤的丰功伟绩,他们建立了周朝,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史。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诗人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产生了更强烈的忧患意识。于是,他怀着敬仰之情,感慨万千地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以此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